沒過幾日,當年那戶權貴就倒了臺,流放的流放,斬首的斬首。

雖依舊沒找到妻子,但餘中光心中的重擔卸了一件。

有不少人聽聞了餘家的事,請來請餘中光幫他們代筆寫信的。信寫完以後,那些人想留些錢財下來,都被餘中光拒絕了。

繼續埋頭抄著的書,賺點兒微薄的錢財。哪怕後來找他寫信的人越來越少,他也從未動過要錢的念頭。

餘家雖落魄,但家風好,左鄰四舍對他們都很熱情。

不知誰處漏了口風,說餘家的大娘子餘晴雪考上了女子書院,一時間,街坊鄰居們都提著禮物前來祝賀。

“晴雪丫頭,嬸子第一次見你就知道你是個有福氣的!這麼厲害,能去陛下的書院!嬸子家也沒什麼好東西,來,家裡雞剛剛下的雞蛋,我給你拿幾個過來,你好好補補。”

“這是我外甥過年給我送的糕點,我老人家牙口不好,給你們送幾塊過來,可被嫌棄了。”

“晴雪姐姐,我娘喊我給你送條魚過來。”

餘晴雪拒了又拒,可怎麼也擋不住大傢伙的熱情。

眾人把東西擱下就跑了,生怕餘晴雪會追著過來。

甚至還安慰她,“餘丫頭,你好好讀書,到時候當了大官了,可要聽陛下的話,當一個為民請命的好官!”

對普通的百姓來說,長孫銜是一個很特別的皇帝。特別不在於她是女子,而是她當了皇帝以後真的在給百姓申冤,還讓那些當官的不敢隨意欺壓他們。

這年代的娛樂生活不算豐富,眾人把長孫銜平反的冤假錯案和處斬的貪官汙吏反反覆覆講著,樂此不疲。

關於長孫銜創立女子書院這件事他們更是不會錯過,甚至還想著什麼樣的女子能當官,現在他們巷子裡出了一個能當女官的人,那可比當男子當官熱鬧多了,一時間都慶賀起來。

餘晴雪禮貌笑了笑,“我會的,叔叔嬸嬸們放心。”

她定然會努力好做自己,若日後有幸能侍奉陛下左右,自然會成為一個為百姓做主的人。

餘晴雪送走了開心的眾人,帶著弟弟妹妹收拾院子裡東西,順帶教導著他們把這份恩情記下,日後再回報,小蘿蔔頭們聽了乖乖點頭。

女子書院報名的訊息傳了出來,不少人家都帶著自家的女兒前去報名。

但像餘晴雪這般年紀較大,還能認字的終究是少數。

不少女子因為超過了年齡限制且不識字而錯過了第一批的報名。

眾人失望而歸至於,朝堂上的大臣們也摸索明白了,陛下這是急於培養出第一批伺候的女官啊!

但接下來長孫銜的操作又讓他們詫異起來。

女子書院開始招收幼童和成婚的婦人!

這……

這是鬧什麼?

小孩子養起來談何不易,再說這已婚的婦人湊什麼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