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兩個慫包(第1/2頁)
章節報錯
鍾達聽罷點點頭,長孫銜旁近些日子在國子監旁新開了個書館,是該去看看。
“我倒是聽人說那書館冷清的很,沒什麼人去。”長孫銜忽道。
“有沒有人去,銜兒得自己去看看才知道。”
長孫銜聽罷點點頭,“是這個道理。”
為了這個書館朝堂上還鬧出了不少動靜。
國子監裡本就有藏書,不過裡面的書不對外開放,只借給書院裡的學生看。
來國子監上學的多是些豪門世家的子弟,家中藏書甚多,比起國子監也是絲毫不差,所以國子監裡面的書他們並未放在眼中。
在其中教書的祭酒和師傅們家境也不差,若是遇到喜歡的書,多會摘抄下來,放回家中。
就這麼一來二去許多年,國子監依舊是教書育人的地方,但裡面的書館是幾乎無人問津,偶爾有些寒門學子去看,可國子監每年招收的寒門學子平均算下來不會超過一個,去的人少之又少。
長孫銜未去過國子監對此事並不知曉,只是找了下面的白龍使問了一問,便知曉了這些事。
既然裡面的人不願意看,那就給外面的人看吧,便把國子監的外牆拆了一道,建了個書館,準備免費開放給大晉所有的百姓。
長孫銜便在朝堂上宣佈了自己要國子監外頭建一個書館的事情。
書館免費開放,任何人都能進來看書,上至大夫下至庶民,甚至提供免費的筆墨。
聽到長孫銜如此舉動,保守的舊派貴族十分反對。
陛下之前把字傳授給庶民他們就非常不贊同,文字如此寶貴的東西,怎麼能隨意傳授給普通庶民了。
後來發現,陛下把文字傳授給庶民,是為了小吏們能更好管理下面的庶民,只傳一些常用字,不傳詩書這還在他們的接受範圍內。
詩書中寫著不少的聖人禮義,世家都是懂禮的,但他們認為禮是屬於上層貴族,不屬於普通百姓。
現在陛下竟然要把寶貴的詩書傳給全天下的庶民,這讓他們世家有何臉面存於世上?
關於開設書館這件事鬧了很久,許多人認為長孫銜不應該這麼做。
長孫銜也明白告訴他們,她作為皇帝來提及這件事,是表明她想去做什麼,需要一定的人手,並不是來徵求他們的意見的。
不少紈絝的老臣當初氣得要撞柱子,想要跟長孫銜討個說法。
可如今的大晉早已不是十幾年前的大晉了,原先外敵環繞,百姓生活困頓,國庫也不富裕,用點兒銀子摳摳搜搜。
如今的陛下大權在握,兵強馬壯,不需要任何的支援。
說起來,開個書館只是件小事,世家的紈絝分子們抗拒歸抗拒,但他們大多數不在朝堂上,想見長孫銜見不著,想用手段來鉗制住她也辦不到。
便是最後想動用家中的力量也得掂量一下,自己家中的朝臣是不是可以被取代的。
最終這事不了了之,眾人都覺得,只是個書館那就讓女帝建吧,畢竟這天底下的庶民多了去的,不是一個小小的書館就能解決的。
站在書館門口,長孫銜看著敞開的大門中露出的書架書籍。
她掃視打量了一圈,等了好一會兒,沒見到什麼人出入書院。
難道真是像白龍使說的,根本沒人去?
看到沒人,長孫銜也不急,再瞧了瞧周圍的景緻。
忽然一陣喧鬧聲從另一邊的巷口傳了出來,兩人的目光挪了過去。
“那邊是國子監,算算時辰,學生們現在應該放學了。”鍾達說著看了眼長孫銜的臉色,“等學生們放學,應該就有人去書館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