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人紛紛擔憂道。

胡維明這才發現自己講得不夠明瞭,“先生說了,是讓女娃去試試,看看有沒有唸書的天分。若是有天分可以留下讀書,日後還能去別的地方讀書。我聽說,荔安的女子書院裡不僅包吃包住,還會給讀書好的孩子發上一筆錢……”

“九娘她們年幼,正是啟蒙的好時候。若是真被學院留下了,不僅日後能找一份有月錢的活,還能嫁一個唸書識字的男子。”胡維明說道。

聽到這裡,胡家人徹底心動了。能嫁一個唸書識字的漢子,總比嫁給隔壁村的男娃好!

甚至有婦人當場站了起來,去把家中走遠的孩子喊了回來。

“那男娃呢?男娃能唸書嗎?家裡還有這麼多的娃?”胡家的長輩不禁問道。

“書院裡一直收男娃,只是男娃不能直接進,要透過考試才能進。爺爺,爹,你們放心,我會教家裡的弟弟們認字。如果他們考上書院了,也能靠著認字掙銀子……”胡維明保證道。

胡家人聽了這番保證皆是欣慰不已,讓女娃跟著去唸書都變成了小事。

他們這莊戶人家,不指望家裡的孩子忽然能當什麼大官,認些字去幹些賺銀子的活,留在縣城謀生也比他們在土裡刨食強。

男人們坐在桌邊說起了閒話,婦人則收拾起殘羹剩飯,提桶打水準備洗碗。

“你說這城裡的老爺們,為什麼不讓男娃去認字,反而招一堆女娃呢?女娃讀了書也是要嫁人生孩子的……”

“老爺們有錢,誰知道呢?”

“反正不用咱們出錢,咱家已經出了一個讀書人了,再多出幾個……”

胡家的男人圍坐在桌邊聊著,臉上佈滿酒足飯飽後的愜意與兒孫有成的自豪。

其中的緣由胡維明自然瞭解的。

他所在的書院,甚至包括這南邊的一大部分土地都屬於廣南公主。他念書的朝陽書院,是公主的爹開辦的,如今全都交到公主手中。

先有朝陽書院後有女子書院。

朝陽書院是為了天下百姓能明理,女子書院則是為了女子能跟男子一般唸書識字。公主覺得這世上的女子辛苦,便創立的女子書院,讓女子也能唸書識字明理。

胡維明讀了幾年書,也知道書中講的母親哺育兒女之辛苦。

但對他而言,還是不懂先生們說的公主覺得女子謀生比男子艱難之事。

回村看了一圈,他大抵是明白了一些。

可對於他們這些百姓而言差別不大,活著都不容易。

家裡的長輩不知道公主是誰,是個什麼官,只知道村中最大的官是村長,最遠的地方是縣城,裡頭住著一位縣太爺。

公主推行的農桑之策胡維明只在縣城周圍見到,縣城中人人稱頌,說糧食增產不少,他出生的偏遠村子裡依舊是原來的模樣。

先生說,這世道在慢慢變好。

胡維明走出低矮的木屋,頭頂是高不可及的天穹,眼前雞鳴犬吠的鄉間田埂。

明天的世道又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