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胡維明(第2/2頁)
章節報錯
“娘!”胡維明喊了句。
婦人應了一聲,笑容靦腆進了院子裡,準備生火做飯。
一頓農家飯吃得胡維明很開心,飯後拿出自己在縣城書院獲得的獎勵分給家中的人。
“二牛都這麼大了!有本事了啊!”
“叫什麼二牛!叫維明!”一家之主的老爺子吹鬍子瞪眼道。
二牛是胡維明的小名,或者說原來的名字,二牛這個名字是他剛剛出生的時候爺爺給他起的。
希望他長大後力氣跟牛一樣大,比牛還能耕地。
實際上是老人家看著村裡同輩的養了頭牛,還是河林村的第一頭牛,眼紅不已,便給孫子起這麼個名字。
別人家一頭,他們家兩頭,這就贏了?
二牛明在家排行老二,這個名字並不突兀,牛這個名字在鄉下再平常不過,也沒人多想。
直到十六歲那年,胡二牛被同鄉的人帶著去縣城裡謀生,碰到朝陽書院的招學生。
免費認字識字,考試過了還有銀子。書院剛剛開設,正在給周圍的百姓免費寫自己的名字,胡二牛跟著同村人湊了個熱鬧。
看了一眼先生給他寫在板子上的名字,胡二牛渴望的目光怎麼都不能從板子上挪走。
書院招收學生,自然是以年紀小的孩童為主。
哪怕胡二牛已經十六歲,早過了孩童啟蒙認字的年紀,可在外學習是不限定年紀的。
一做完活,他就湊到書院跟前識字背字,牢牢記在心中,反覆揹著。
直到他認到了足夠的字數,能坐在學堂裡的學習。
這樣的榮耀,是縣城裡極少見的。
他的同窗多是在家中學過字,亦或是在其他書院被送過來的,基礎比他好得多。
像他這般只記得先生外頭的字而考進書院的,他是第一個。
書院裡的幾位先生輪番誇讚著他,給他準備了筆墨紙硯作為賀禮,告訴他學習不拘泥年紀,少年能學,老年也能學,讓他切莫自卑自棄。
等到他二十歲時,還給他取了一個表字,叫維明。
先生解釋了一堆,胡二牛聽不大懂,大概的意思是,跟朝陽書院差不多,像太陽一樣。
他不用照亮整個世界,只需照亮方寸土地,哪怕是他自己。
自家出了個讀書人,胡家人自是歡天喜地,唸書不用錢,更是喜上加喜。
連帶胡二牛的表字也被他們當成先生給取的新名字。
胡維明,一聽就是好名字。
家裡人這麼叫著,胡二牛也徹底變成了胡維明。
家裡人不懂表字和名字的區別,胡維明不可能不懂。只是胡二牛這個名字對他來說,像是他跟同窗之間的差距,讓他有些自卑,他都在外叫維明。
聽著大家喊他維明兄,慢慢的,眾人只知道胡維明,不知道二牛。
只有鄉里鄉親會這麼喊著。
“爺爺,喊我什麼都行!”胡維明說道。
“我這次回來時有些事想跟家裡商量,先生說,會舉薦我去荔安學習。學成以後,能當個管事,每月領的銀子不比秀才少。還有,我想讓家裡的妹妹去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