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咱下次還能去嗎?”

“不能了,管事說,今年田裡的棉花已經摘完了。要想做這活得明年了……”

“幹半個月的活,就能拿這麼多的工錢,明年肯定有不少人來搶這活……”男人滔滔不絕著。

就在一家人感嘆不已時,忽聽得家中的破木門被人敲得厲害。

這家的男人急忙開啟門一看,卻見是同村相熟的夥伴。

“你怎麼跑的這麼快啊?”同村的漢子滿頭大汗站在門口。

“怎麼了?出什麼事了?”

“管事把工錢結完了以後,我沒走。就聽到那管事又要招人幹活……”話說到這裡,這漢子臉上有幾分得意。

“我就湊上去問了問,問我能行不,管事同意了。還說要另外找幾個力氣大的漢子,我就立馬過來找你了!”

“楊二郎,咱倆真是好兄弟!”這家的男人激動不已。

有活幹,就代表著有更多的工錢。

“咱快去,去晚了人手滿就輪不到我們了!”

“誒,誒,來了!”

“爹孃,媳婦,我先走了!”

“快去吧!”

說一落音,兩人便匆忙跑了過去。灼熱的日光下,鄉間的泥土小路被草鞋帶了一陣塵土。

兩人跑得快,到了幹活的地兒,才知道自己這次是撞大運了。

管事讓他們把田裡剩下的棉花枯枝收起來,堆放到倉庫當柴火使。

這在農家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收割剩下的稻稈麥稈都被農人收起來,堆在自己的院子當柴火。這些都是優質火引子,乾脆易燃,一點就著。

一般人家做飯還捨不得全燒這種柴,還得搭配著山裡砍回來的木柴一起燒。

收柴不算什麼運勢,拿的工錢也沒摘棉花多。

真正的好事是,管事們讓他們把地裡的幹棉枝收完以後,去油坊裡幹活。

平嶺何時有油坊他們並不知曉。

他們去油坊幹活,還能學到油坊裡的手藝。

有工錢拿還有手藝學,對他們這些窮苦人家來說,何曾碰到過這種好事。

鄉里鄉親的,想把自己兒子送去當學徒學手藝,還得攢點兒銀子當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