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緩把這團白絮狀的糰子從枯黃的枝條上摘下來,才慢慢去碰另一顆。

“磨蹭什麼?你的工錢是按斤算的,採不滿棉花就沒錢。”管事們催促道。

聽到錢,眾人回過神,開始加快了採棉花的速度。

飛快向前掠去,手忙腳亂摘著棉花。直到身後的揹簍重點一點點增加,裡面放滿了棉花他才安心。

漢子們摘完了棉花,稱重後,倒在板車上,便會有人把這一車車的棉花運走,送到別的地方。

哪怕召集了周邊的漢子過來採棉花,可收完這一片的棉花還是用了半個月的時間。

除開看管這些收棉花的,還得時刻提防著遊走在棉花田邊的人。

有的是過來偷棉花的賊人,有的是被小夥伴慫恿過來的好奇孩子。

那些孩子被訓了一頓,並被處罰摘一簍子棉花,然後被各自的父母領走,沒多久,路上便傳來一陣哭聲。

至於那偷棉花的賊人,都被處於重刑。

這個年代的刑罰還是很厲害的,有的偷竊者會以斷手罪處之。

前來趕工摘棉花的人私底下議論紛紛,想著棉花如此金貴的東西都有人敢偷,那賊人定然會被斷手示眾。

沒等到賊人被斷手的訊息,一個猛烈的訊息在人群裡炸開了。

那摘棉花摘的最多的漢子,竟然有一兩銀子的賞錢!

他摘了多少啊?

眾人一打聽,才知道這人這摘了七千多斤的棉花。除開自己應得的工錢,還領了這一兩銀子的賞錢。

來摘棉花的人或多或少領了一百多文的工錢。

一百多文,孰輕孰重?

要知道尋常做工的匠人,一個月可掙不到一百文的工錢,能拿幾十文都算不錯了。

半個月的時間便能掙一百多文,可以說是相當高了。

當然也有偷懶摸魚的漢子,多多少少也有幾十文。

這跟那一兩銀子完全沒有可比性!

眾人心中琢磨這事,想著自己也有力氣也能幹,是不是下次摘的最多,也能獲得這一兩銀子的賞錢呢?

便紛紛找上了管事,問還有摘棉花的活嗎?

哪怕沒有這賞錢,能掙到一百多文還是非常不錯。

管事聽了,倒也和氣,“今年是沒有了,等明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