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用的碗一文錢,大一些的湯碗大抵是兩文。

現吃現挖,新鮮的很。

京城百姓生活富足,除開溫飽外,還有三瓜倆棗去買水果。

這裡西瓜價格便宜,一經推出便吸引了不少的百姓前去賣瓜。

攜著妻兒父母親,亦或者帶著相熟的同僚,到那賣瓜的攤販那裡,要上一文一碗的西瓜,酣暢淋漓一碗下肚,大熱天的別提多舒爽。

沒胃口吃飯的人,吃了這碗也能填飽肚子。

西瓜甜美,汁水充盈,這年頭的百姓吃糖吃得少。有人嚐到這便宜的甜頭,便想一直去買。

不過也有人好奇,為何這西瓜是掏空了賣的,不帶著瓜皮一起賣?

賣瓜的是侯府的下人,笑眯眯向客人道:“我家的主人想要這西瓜皮,瓜肉丟了浪費,便讓我拿出來賣給街坊鄰居。”

賣瓜的攤販熟練地在西瓜頂部開一個口子,再用勺子挖出裡面的西瓜,放到碗中。

確定鮮紅的果肉被掏得乾淨以後,再把西瓜頂部的西瓜皮蓋回去,簡單用兩個竹籤插上,保證頭身不分離。

眾人聽了恍然大悟,點點頭。

不過這西瓜皮有什麼用呢?

正值西瓜成熟的季節,街上賣瓜的不少。

西瓜價格不低,多是提供給富貴人家,普通百姓偶爾會買上一顆半顆回去打牙祭。

但有一戶賣得便宜,百姓們都跟著去賣了。

雲侯府街頭的攤子一支起來,便有絡繹不絕的人過來賣瓜。

但一個院子裡能掛的西瓜有限,所以賣出的西瓜也有限。

攤子擺了幾天,侯府和醫館的後院裡掛滿了西瓜。

西瓜霜是把芒硝填入西瓜皮內,把起掛在陰涼處風乾十日左右,待其表接出一層潔白的霜片。

把霜片用小刀刮下來,便製成了西瓜霜。

萬紅梅做這藥並不著急,西瓜霜主要用來治療咽喉病,消炎去腫。

算不上什麼神藥,但頗為有用。

所以也不著急,只等院子裡的做完了,地裡的瓜長些日子,再做下一批。

賣瓜肉卻是其次。

不知怎麼的,京城掀起了一股奇怪的風氣。

以往賣瓜的攤販都開始模仿雲家的瓜攤,只賣瓜肉,不賣瓜皮了。

瓜皮被他們留下來,精心包裝,賣給了大戶人家。

瓜肉不值錢,瓜皮賣出天價。

提起雲家人的那些仙緣,再結合如今的這些事。

侯夫人都這麼做了,是不是說明西瓜皮有什麼他們不知道的妙用呢?

一時間,不少鋪子裡推出了用西瓜皮做的點心,茶鋪裡開始賣西瓜皮煮水。

亦或是切果子的時候,只用瓜皮待客。

上面的官宦人家都在吃,下面的普通百姓也覺得西瓜皮有妙用,一時間爭相購買。

漸漸的,京城裡的西瓜皮賣出了天價,比西瓜還貴。

還有買瓜只要皮的人家。

晚點還有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