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腦子不清楚(第1/2頁)
章節報錯
先生相當於他們的半個爹!
先生說什麼就是什麼,他們當學生的只能認真聽先生講。
若誰傳出了忤逆師長的名聲,那仕途多半是毀了。
至於先生不如弟子的話,怕是當世沒幾個老師能說出來,不,一個都沒有。
若不是先生懂得比他們多,他們又怎麼會來這裡辛苦求學呢?
可在他們眼前的這篇文章是什麼?
一時間,學子們感嘆不已。
紛紛抄起了這篇文章,準備寄回去給他們的親爹看看。
爹你看看,我們書院的先生是怎麼說的!你又是怎麼說的!
此後,書院裡掀開了自《西遊記》後第二次抄書熱潮。
左思著《三都賦》時曾引得洛陽紙貴,《師說》問世以後,南潼的草紙一時間也賣到脫銷。
眾人紛紛抄寫文章,寄給親朋友好。
大晉重儒道,韓愈在儒學上的基礎寫下《師說》,一方面繼承吸收了古代聖賢之言,另一方面提出了“無常師”等新型觀點。
把文人的虛懷若谷和身為師長的誨人不倦顯示得淋漓盡致。
實乃文壇開模!
書院裡的先生們平日裡也有交際,在南潼府裡的文人圈子裡,找著三三倆倆相熟的人交流自己平日的讀書心得。
因他們是朝陽書院的先生,能看到珍貴藏書的機會比起其他好友多,故而時不時分享自家看到的新書。
而今日他們恰好把院長寫下的文章帶了過來。
給自己的摯交好友瞧瞧,什麼叫師道,什麼是師者風骨。
於是雲華春寫下的文章刷的一下在南潼府裡傳開了。
不少書院裡的學生感嘆著,自己先生最近和顏悅色了不少。
往日動不動拿著戒尺打他們的手,說他們無用,最近捱打的次數實在是少了很多!
眾人探尋了一番原因,原來是出在一篇文章上,讓先生反思了自己的為師之道。
一時間,眾位學子也跟著去探尋那精妙文章。
是什麼厲害角色,能讓自家的先生變得如此和藹可親?
讀了一番《師說》他們深以為然,很難不在贊同這文章上的話。
可看了看署名,再打聽了這文章的來路。
朝陽書院裡來的,是書院的院長寫的嗎?
《三國演義》就是他家的!
《三國演義》如今版本出全了,且表明了這書只是個話本,僅供休閒娛樂,可還是有很多文人愛不釋手,翻看了一遍又一遍。
朝陽書院的院長既認得寫《三國演義》的羅貫中先生,又認識這寫《師說》的韓愈先生!
他到底還認識多少有能耐的文人?
眾人想到這裡,心中對雲華春多了些敬佩。
或者說羨慕他認識的一干文人!
怎麼一個個文學大儒在大晉不顯山露水,各種著作都從他的書院裡冒出來。
科舉考試是士大夫和寒門學子晉升的主要路途,大晉重文風,更重師道。
《師說》一出,大晉上下文人難有與之匹敵者。
於是朝陽書院和雲華春的名字進入了更多的人視野。
原以為是個教庶民認字的普通書院,想不到藏著這麼多厲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