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謀劃著自己屋裡的東西能怎麼用,又跟著村裡人踏上了前行的路。

石崗村的人跟隔壁村的都不一樣,一村子的人走得整整齊齊的。

不是因為腳步一致,而是他們腳上捆著的東西。

每個人的腳上都用幹稻草捆著了,走在太陽底下,陽光照起來明晃晃的。

惹得周圍的人不少主意的目光。

“這怎麼往腳上捆草了?”

“估摸著是多帶著些草?”

“那他們頭上怎麼還都盯著個帽子?”

“嬌氣唄?還能是什麼?”

對於這些疑惑或者是羨慕的目光,石崗村的村民皆不在意。

因為雲華春的一番話下,每個人都危急重重。

要是不走快些,就會被胡人追上。哪怕逃過了胡人,也逃不過後面的沒糧的日子。

村子裡面每一家都有不少人,人多的家裡,甚至有二十多張嘴,誰不擔心?

反觀村裡最少的人家,就是雲華春一家了。

他家的驢車堆得高高的,似乎準備了不少東西。

再看看他們,不少人家是人力拉推板車的,連驢都沒有。

這一路走得十分艱難。

有板車的還能讓自己家的老人小孩坐上去,歇歇腳。

沒板車的可就更難了,挑著個擔子,有的還拖著孩子的。

沒走半個時辰,挑擔子的漢子就累的滿頭都是汗水。

雲桃在前面牽著驢,兩夫妻也在後面推著車。

碰到難走的路,推的更加費勁,他們只是相對好一些的,也不能幫別人傢什麼。

哪怕要幫,也得等到後面,逃得遠一些了才行。

到了晌午,不少人家準備歇息做飯的時候,瞧著石崗村的人紛紛從懷裡掏出了乾糧,納悶了片刻。

“你們哪來的吃的?不歇歇腳吃個飯嗎?”

有相熟的人上去問道。

對此,村民的一致回答都是。

不敢歇,不讓歇,這都是他們村裡的秀才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