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意識不到,哭痛快後聯絡了路璐,沒想到三人竟然要同行了。

路璐母女倆正和催收高利貸的人同處一室。

早上她們要坐大巴,得先坐公交車或者計程車到車站,路同舟提議坐公交車,雖是杯水車薪,但能省一點是一點吧。

只有一班公交車,車上面已坐滿了人,擁擠不堪,而再等下一班的話,就來不及趕一天一趟的大巴車了。兩人好不容易擠上了車,路同舟的墨鏡被擠掉了,還被人踩了一腳,踩壞了,這讓她們極差的心情雪上加霜。

可這還不是最壞的,公交車走走停停了幾站路,逢到有人站馬路中間人肉攔車,大家還以為大白天遇上了“劫匪”,嚇得不輕,已有人掏出手機開始報警,路同舟煩躁起來,路璐則在腦子裡琢磨這樣的行為觸犯了何種罪名。

司機見多了膽子大,下去和攔車的人交涉了幾句,返回來衝車上喊道:“哪位叫路同舟?找你的!”

路同舟先是莫名的一喜,幻想是路家人發現了她們的不辭而別,內疚了吧,要把她們追回去呢。她著急地踮起腳尖一看,呵,她想多了,來人是催高利貸的,他們橫渡長江,追到這來了。

公交車把她倆扔下,揚長而去,車上有乘客將半個身子探出車窗外,對著她們一頓狂拍,敢情她們會很快出現在這個陌生城市的朋友圈裡,轉來轉去的要出名了。

催收高利貸的共有五個人,全是高壯莽漢,其中兩人是認識的,其他三人第一次見,莽漢也文明,開口即道:“快中午了,先一塊吃個飯吧!”

路同舟道:“還早吧,還沒到飯點吧。”

“那找個地方喝會茶吧。”

說著,“邀請”母女倆坐到他們的商務車上,還未上車,警察來了,五人淡定的很,主動提供了證件,向警察說明了緣由,警察反過頭來問路同舟:“你欠了他們的錢?”

路同舟沒否認。

“打算還嗎?”

“要還的。”路同舟結巴了。

警察便將這五人教育了一通,五人的態度超級好,頭點的像啄木鳥,接下來是為了採集資訊吧,警察又對著她們一頓拍照。

終於把程式走完了,二人跟著催高利貸的一陣東拐西繞,到了一家茶餐廳門口,路上兩人倒一點不怕的,打交道多了,不怕他們胡來,看上去他們也不準備胡來,而且他們也沒胡來過。

迄今為止,路璐還沒掌握一點他們違法犯罪的證據,他們精的很,深知她是做律師的,顛覆了一貫的做法,不走尋常路,步步邁在合法合規的條框裡,你說人家綁架吧,人家沒來硬的,沒有動粗,沒勒索財物,還動不動就冒出一個“請”字,叫你無可奈何。

另外,其實可以用一個辦法試探一下他們有沒有涉嫌犯罪:假裝逃跑,看這些人會不會像老鷹捉小雞一樣,硬把你給逮回來。但路璐從潛意識裡做不出來,她現在的潛意識中,她們才是理虧的一方,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再拖下去不還,倒是她們涉嫌違法了。

一個大漢先下了車,過了一會,他過來道:“安排好了,進來吧。”

他們把母女倆帶到了一個擺了一張圓桌的包間裡,一行人坐下,也請路璐她們坐下。其中一個人點了一些吃的,待服務生把茶水和點心端上來,點單的人又招呼她們不必客氣,儘管喝點吃點,這架勢就跟請老朋友吃飯似的。

母女二人雖飢腸轆轆,卻無意動筷,路同舟的腸子快悔青了,別說後面的菜還沒上,就桌上現擺著的這幾樣所花費的錢,也夠她們打的去車站幾個來回的了,何必坐什麼公交車,落得個丟人現眼的。

何況在他鄉,想找個幫忙的人都沒有,不對,這是她的家鄉啊,是生她養她的地方啊,這真是誤把故鄉作他鄉了。

氣氛尷尬到極致,情緒差到無法形容,路璐的手機響了,她一看是付甜甜打來的,忙摁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