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安和橋(第2/2頁)
章節報錯
也會隨青春一笑了之
讓我困在城市裡紀念你
讓我再嘗一口秋天的酒
一直往南方開不會太久
我知道那些夏天
就像你一樣回不來
我已不會再對誰滿懷期待
我知道這個世界
每天都有太多遺憾
所以你好再見
一曲終了,全場鴉雀無聲。不管是觀眾還是評委老師們都被歌曲所帶來的故事漸漸吸引。
雖然剛剛已經聽過了一首陳墨演唱的民謠歌曲,可是全場依舊還是很喜歡這種新的曲風,新的歌曲型別,這種歌曲像是將故事透過歌曲講述了出來。
現場的觀眾和評委老師們都被帶入了故事當中。
他們好像從故事中聽到了那位抱著盒子的姑娘,那個宋陽小胖子的奶奶。
他們好像看到了那個七八歲的,剛學會彈吉他的小胖子和鄰居家的小孩子一起坐在並不是那麼清澈的,甚至有些發臭的河邊或者安河橋上彈著吉他,一彈一唱就是一夜,天亮了就回去睡一覺,醒來了就打遊戲機,餓了就吃奶奶做的飯。
雖然那時的安河橋下的水並不清澈,甚至有些發臭,但宋陽還是喜歡和朋友在河邊彈琴唱歌。彷彿這樣能襯托他們超凡脫俗的氣質。
“音樂響起的那一刻,連風都帶著遺憾的憂傷。”一名觀眾呢喃著。
“是不是我永遠達不到你的要求,可是我已經在很努力地完成你的每一個要求了,為什麼不能再等等我”一名觀眾早已淚流滿面。
“有些人天生就是主角,有些人努力一輩子也就是個路人甲,而我,卻始終是個實實在在的路人甲。”一名觀眾略微低沉地說道。
聽著這首曲子,越聽越安靜,彷彿好的曲子能夠觸碰到心靈。
“姑娘啊,我看過了江南的風景淋了溫柔雨,登過了塞北的高山吹了刺骨的風。看過了初升的太陽和日落的晚霞。可我還是不滿足,我想還看看你裝的下日月卻裝不下我的眼睛,還有過肩的青絲,滑過我的藕脊。可是啊,雨會停,花會謝,我們終究走散了,我把自己交給了國家。”一位即將去當兵的同學默默地呢喃道。
歌曲一下子把很多人都帶入了音樂的世界裡,觀眾們的所有的不開心都毫無保留地釋放了出來,所有的不甘,所有的負能量,都隨著音樂宣洩了出來。
“我恨死了蘇北與蘇南的差距,我討厭補不完的課,寫不完的作業,刷不完的試卷,考著一樣難的試卷,卻無法逃離的我。我討厭這黃泥以及在這黃泥裡生長的我,我想去蘇南看看他的繁華大廈,我想去東北看看漫天大雪。後來,我爭得頭破血流,終於來到了東北,腳踩著黑土地,等風吹過我的臉頰時只有刺痛,再也聞不到黃土地上的麥香和桂花香了。”
一名生長在黃土地上的觀眾滿臉淚水地說道。
也有人慢慢地隨著音樂的結束髮表著自己的感慨。
“小時候不懂,不懂為什麼一根繩子可以拴住一頭牛,讓它在田裡勞作一整天,現如今,一把無形的枷鎖把我困在這白天與黑晝之間。
後來才明白,原來牛和我都有著各自的致命的弱點,牛的鼻子太軟,怕疼,我的人生太短,怕窮,牛的一輩子只為青草,而我用盡一生只圖溫飽,空有人間自由身,卻非人間自由人”一名觀眾感慨著。
“小時候覺得忘帶作業是天大的事,高中的時候,覺得考不上大學是天大的事,戀愛的時候,覺得跟喜歡的人分開是天大的事。
到現在回頭看看,那些難以跨過的山,其實都在不知不覺中跨過了,從前以為不能接受的,最後也在時間的磨合下,慢慢接受了,生活充滿了想象。
遺憾也不過是常態,其實人生,就是一個享受過程的過程,無論當初做什麼選擇都會後悔,但同時大家都心知肚明,我們無法站在現在的角度,去批判當時的自己。
就算時間重來一次,以當時的心智和閱歷,還是會做出同樣的選擇,那麼,故事的結局還重要嗎?錢沒了可以再掙,工作丟了可以再找,朋友沒了也可以再交,愛情沒了可以再遇。
真正的強大不是忘記,而是接受,接受分道揚鑣,接受世事無常,接受孤獨挫敗,接受突如其來的無力感,接受困惑,不安,焦慮和遺憾。
你只需要平靜下來,把該做的事情做好,把該走的路都走完,生命那麼短暫,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和完美的人生,回頭看,輕舟已過萬重山,這就是人生!”一名中年大叔頗為感慨地道。
現場的觀眾感慨萬千,臺上的評委老師也是內心頗有感受,他們自然也是聽懂了歌曲中的故事,這是一首寫給奶奶的歌。
歌曲中開頭的馬頭琴一響,彷彿把他們拉回了他們的那個年代,有好幾位稍微年長的評委老師就是從那個年代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