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人家去吃酒也頂多是拿十個雞蛋,自家大嫂還真是捨得!

可她們都拿了禮物,她不拿是不是顯得她太小家子氣了?

黃氏心裡盤算著,雖然摳門,但也是個硬氣的,她可不想輸給邱氏。

“我去院子裡摘幾把青菜,還有冬瓜茄子豆莢都拿上一些,我實在想不到什麼可送的了。”

黃氏如此說,他們自然沒什麼意見。

三人一起來到姚家,遠遠的就見姚蘊寒母子二人在院子裡的大樹下,一人在做針線,一人在看書。

如此溫馨安靜的畫面,方菲都有些不忍打斷。

黃氏是個大嗓門兒,老遠就笑呵呵的朝著籬笆牆裡的母子二人打著招呼!

看見是村裡的人,姚母面上沒多少表情,反而是姚蘊寒臉上的笑容有些意外和激動,視線落在方菲身上時,那笑容格外的燦爛。

“三位,可是有事兒?”

姚氏開啟籬笆門,面上沒有帶半點笑,這人彷彿從來就不會笑一般。

“姚嬸子冒昧打擾了,我們來是想請姚大哥幫我們寫一個字據,這村裡就姚大哥識字兒最多,肚子裡有墨水兒,咱們就厚著臉皮來了。”

聽見方菲的話,姚氏輕輕側身,讓開了一條道。

“那進來吧。”

“菲兒!你們要寫什麼字據?我這就去拿紙筆,你們在院中稍等片刻。”

姚蘊寒看見方菲很開心,在這村子裡,他沒有同齡人的玩伴,唯一結識的只有這個比她小几歲的方菲。

姚氏看見自家兒子那臉上的熱情,面上仍舊沒什麼表情。

邀請三人在院中落座,姚氏還禮貌性的端出三杯月季花茶水,杯子不是陶瓷做的茶杯,而是用竹子做的,打磨得很平滑。

這做派放眼望去,村子裡就沒誰家這樣待客的。

就連村長家也不過是大瓷碗就著糖水,只有每年官兵來徵收糧稅的時候,他才捨得將自己的陶瓷茶杯拿出來,沏上一杯老茶。

而姚氏的過去本就令人遐想,邱氏和黃氏早就不心存好奇了。畢竟姚家母子倆的龍門陣,在村子裡都聽了好幾年了,也沒啥好稀奇的了。

“謝謝姚嬸子。”

方菲衝著姚氏甜甜一笑,人家雖然清冷,但自己也不能失了禮數,求人家幫忙,自然要客氣的。

姚氏微微點了點頭,回到了之前的位置,拿起針線筐裡的東西,繼續她的活兒,絲毫沒有要和他們拉家常的意思。

邱氏有些尷尬,黃氏卻半點沒覺得不自在。

對於姚氏的清高,村裡人誰不知道,她黃秋菊若是要在意,那就是跟自己找不痛快。

“姚妹子你的針線活兒真好,你這是在繡啥呢?這麼好的刺繡手法,我還是第一次見呢?”

黃氏是個自來熟的,姚氏清高,那她奉承她幾句總不會有錯吧?

黃氏直接湊了上去,就是一陣的恭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