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臺明宮道:“蘇協只要見了蕭長安,厲王那邊就會得到訊息,知道我們有聯絡,再從中做些撲風追影的事,讓他對蕭家心生懷疑,也是輕而易舉的。”

跟在一旁的李贊只覺得眼前兩人就是兩隻狐狸,一老一少,想盡辦法地算計敵軍,逮到機會就給糊弄對方一次。

至今為止,已經不知放出多少假訊息了,有的真假摻半,讓人難以分辨。

……

遠在北境的褚彧已經將整個北境掌控在手,原本北境分為定北軍與鎮北軍。

但在京城出事後,軍中潛藏的血燕之人陸續浮出水面,被褚彧帶著人一一揪出,懲處了大部分將領,大力整合了兩軍。

京城方面一直想將手伸進來,都被他派人給打了回去。

元家的人也敢叫囂,便是他們有十萬精兵又何妨,……現在不止十萬了,在元家與虞家的強行徵兵之下,隊伍擴充到了五十萬。

褚彧坐在北牧人的大帳裡,手裡玩著一把彎刀,刀刃上還沾著血跡,前方的空地處倒了一個人,鮮血從他脖子處流出,片刻間染紅了地面。

褚彧道:“既然要與我們談判,就將態度放低些,這樣本世子才有耐心聽下去!”

沒了血燕組織的人干擾,他帶著人一路殺到了北牧人的王庭。

現在身在王庭的大帳中,坐在他們大王的位置上。

北牧的大王選擇了投降。

眼睜睜地看著剛才語氣囂張的談判使臣被敵人用他們自己的彎刀給殺了。

北安路先是氣憤,而後化作無力感,他們敗了,一敗塗地,二十多年前敗給了這個人的父親,現在又敗給他。

北安路作為北牧的王,需要為子民負責,如果不投降,這些人會將女人和孩子也都殺了。

現在北牧已經犧牲不起了。

他坐在側位,道:“勝者為王,您說怎麼樣才能達成和平?”

褚彧欣賞這個識時務的北牧王,道:“我不喜歡侵略別人的國土,也不想見到有人侵犯大燕,更不喜歡背叛者,你們與望滄國同時犯我國,是有血燕的人在聯絡你們,他們作為大燕人卻背叛國土,該當死罪!”

北安路心神領會,道:“我將他們的名單列出來。”

褚彧道:“他們已經浮出水面了,但有一份名單也行,只是,除了名單,我還要一個說法。”

北安路問道:“什麼說法?”

褚彧道:“一個揭露血燕組織惡行的說法,由北牧王下詔令,告知天下人說明血燕組織與北牧合作的事,越清楚越好,就從當年雲陽公主的事開始。”

“做到這件事,我們便可以好好坐在一起喝酒吃肉,談一談戰事賠償,合約條款的事了。”

剛才的事是必須要做的,不然他這樣火急火燎地處理軍中之事,再帶著傷打上北牧王庭是為了什麼。

自然是一個公理。

一個讓元氏不攻自破的妙招。

只要此訊息傳出,天下人還有多少會真心效忠於元氏,得民心者得天下,他們若是不走稱帝這條路,或許還能躲在背光處多活一段時間,但現在該是他們的死期了。

北安路有些猶豫,有血燕的人支援,他們得了不少好處。

這次攻打大燕,他們更是許諾將北境十座城池割讓,不然他們也不會過了二十年又發起戰事。

可現在卻一敗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