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皇上也將靜太嬪所出之藩王當朝訓斥了一番,並且收回兩個縣的封地。

這彷彿是某種訊號,眾藩王們人人自危。

本來諸太妃們在皇上登基後就蠢蠢欲動,有子的太妃都盼著,能早日隨藩王去封地養老,不用再困在宮中。

偏偏太上皇生命力頑強,藩王侍疾不能回封地,她們也不得出宮。

靜太嬪沉不住氣,坐不住,才想著去探望一下皇帝的病情如何了。

誰知她見太上皇重病不能言語,就對他失了敬畏之心,才目露嫌棄之色。

以至於惹禍上身,還連累親子。

皇上早有削藩之意,趁機又奪了兩個縣,也提前給眾人一個心理準備。

當天下朝後,他就召來重臣商議,順勢朝他們提出了削藩一事。

“朕欲削藩,眾卿以為何?”

重臣們吃驚不已,紛紛反對,“不可,皇上三思,這會引起諸藩王的不滿,導致兵禍。”

“百姓安居樂業多年,要是引起兵亂,苦的是黎民百姓。”

他們這才明白,最近皇上一直懲罰性的收回部分封地,原來是有削藩的用意。

宰相沉默不語的站著,他在太上皇第一回收南蠻封地時就想到了這個問題。

“眾卿想過沒有,大夏朝封地劃出去了多少?目前有多少個州省是屬於朝廷的?朕還有幾個兒子,還有幾個孫子,等太子繼位後,繼續分封下去,朝廷會如何?後果會如何?”

想到這個問題,朝臣們也沉默了。

太上皇當年登基時,經歷了奪嫡之爭,兄弟只剩餘了兩人,而且也早就已經過世了。

但是兒子多,十幾個兒子封王,目前大夏朝一半的土地都分封給了藩王,國之稅收都少了大半。

要是繼續再分封下去,也不需要朝廷再治理天下了,天下也將分崩離析。

皇上知道自己年紀不小了,四十八歲才登基,翻過年現在都四十九了。

也不知道能在位幾年,不趁他在位之時,把諸藩王的封地都收回,等太子繼位就更難操作了。畢竟藩王都是他的皇叔,長輩。

更何況藩王們現在都聚集在京城,封地群龍無首,正是收回的好時機。

他想把大夏的江山做到真正的一統,把障礙都掃清,再交到太子手上。

削藩一事可不簡單,宰相率先出聲了,“皇上可有對策了?收回封地後,諸王要如何安置?”

“諸王在京城都有府邸,可以領個閒職,在皇城腳下舒坦的過活。他們親族也都在京城,可以直接在京城奉養太妃。”

“諸藩王不同意,皇上又該如何?”

“除了漠北,其餘派兵強制收回。漠北與狄人接壤,漠北王駐守漠北多年,熟悉狄人的習性,再沒有比他更適合駐守漠北。所以收回漠北封地,但是漠北王依舊駐紮漠北不動。其餘藩王手中也沒多少府兵,要想收回也不是難事。”

“南蠻因為從哪兒調遣士兵,還有軍需糧草問題,都還拖著沒有派兵,皇上要如何再去強制收回封地?”戶部尚書一針見血的指出錢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