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信件(第1/2頁)
章節報錯
初一的大朝會,皇上拖著病體照常上朝,這是為了向滿朝文武表明他龍體無恙,也是為了重立太子一事。
朝堂上激烈的討論著,每個藩王都有人提議,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們找人指使的,各種提議的理由都有,讓人聽著啼笑皆非。
呼聲最高的就屬遼東王,淮南王,晉陽王,還有南蠻王,漠北王。
前三者宮裡都有身居高位的母妃,所以呼聲最高。後兩者是跟遼東王一樣,守衛大夏邊疆,擁有重兵又能征善戰。
其他藩王就比較不起眼了,母親位份不高,又不得寵,又沒有掌握兵權。
爭執了一整個早上,朝堂上就跟集市一樣熱鬧,你一言我一語的,都沒有一個定論。
“皇上,臣建議立晉陽王為太子,晉陽王謙遜有禮,禮賢下士,在一眾藩王當中母族身份地位也是最高的。”
“啟稟皇上,論身份當屬遼東王最高,母親是當朝貴妃娘娘。而且長幼有序,太子被廢后,也當屬遼東王被立為太子。”
“我朝以孝治天下,淮南王年年命人送上大量年節禮,孝敬皇上與德妃,可見他品行上佳,德行兼備,乃太子最佳人選。”
“母族昌盛容易引起外戚專權,臣建議立南蠻王為太子,南蠻王沒有外戚,又從小聰慧過人,一直守衛南蠻,勞苦功高。”
“微臣提議漠北王…”
“不可,漠北王與太子服食五石散一事有重大幹系,嫌疑還未消除,不可提議。”
聽著他們反駁來反駁去,誰都說服不了誰,商討了一上午都沒個結論,皇上頭都要炸了。身體又還未康復,坐了這麼久早就受不了了。
他揉了揉範疼的腦殼,“太子一事,容後再議,退朝。”
退朝後又命人請了宰相與幾位尚書大人去寢宮商討。誰也不知道討論了什麼。
後面幾日小朝會也是不斷的在爭吵,各自舉證誇耀說著自己提名的藩王。
藩王們人不能出宮,只能偷偷的傳遞訊息出去,能使的勁也有限,都在暗自著急。
還在遼東的一行人卻不知道朝堂上風起雲湧。
好好休息了一晚上,第二日清晨,他們就給每匹馬身上都綁了布袋,裝著玉米,分開攜帶,這樣就不會耽誤他們趕路。
過來監收肯定早有物證,帶一點上京給皇上與朝臣們過目。還能讓太醫研究一下,是不是真的無毒可食用,未知的東西還是小心一點為好。
周成跟著眾人又匆匆的快馬加鞭的離開。
這時裴繡才收到他的第一封信。她不知道的是,周成這會兒正從東安城外經過。
她忍不住在心裡嘀咕:已經七月初了,不是馬上就到家了嗎,怎麼還寫信呢,有必要嗎?前腳收到信,後腳就得到家了。
嘀咕歸嘀咕,能收到信她還是很高興的,說明他一到京城就給她寫信了。
自從他走後,她就深居簡出,也告誡幾個孩子城裡肯定會混亂一段時間,讓他們不能在外逗留,連旬休她都沒讓他們出門。
幾個孩子也聽話,鄭輝腳好後,在書院裡時不時就言語挑釁周勇,周勇聽他孃的,回回都無視他,讓他氣的跳腳。
裴繡想著這深居簡出的日子應該快結束了,等周成回來,她也能出去透透氣。
期待的拆開信封想看看他都寫了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