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田夫人的一點兒小心思了。

表面上似乎是為難,其實不過是個小小的激勵,然後就是給田夫人的一個臺階。畢竟她之前是那麼反對李夏和夏至在一起。

“十六,你明白的,對吧?”李夏解釋完了,似乎還怕夏至生氣似的,就那麼小心翼翼的問夏至。

旁邊的夏秀才和夏橋都有些看不過去了。他們覺得李夏對夏至的態度過於小心。

這是不是夏至太厲害,平時把李夏給欺負怕了呀?

夏至也覺得李夏有些誇張,然後夏秀才和夏橋的想法也都明晃晃地寫在臉上了。

夏至覺得李夏真是狡猾。兩人現在還沒定親呢,李夏就把她的家人都給收攏了過去。夏至都不用想,她就知道以後兩人若是有了什麼爭執,跟她一個姓的這些人十有八~九都得向著李夏。

這麼想著,夏至就懶得回答李夏,她只是從鼻子裡哼了一聲。

“十六,你也沒吃虧呀。”李夏又無奈地笑。

說到底,被為難的,被嫌棄的,都是他呀。

“十六那就是話趕話。她一個女孩家,咱們聘閨女,不能不矜持點兒。李夏哥,啥解元不解元的。有你這個人就行,舉人啥的,靠不上也沒啥。”夏橋很誠懇地跟李夏說。

這是把底都透給李夏了。

夏至瞪夏橋。

夏橋後知後覺。不過他也沒後悔,只是憨憨地笑了笑。夏至自然是他親妹子,可李夏也不是外人。他早就把李夏當兄長看待了。

而李夏的地位還比兄長高,因為他同時還是老師。

“……你盡力就好了,心裡別有壓力。考啥樣是啥樣吧。那之後的事情之後再說。”反正他們決定要在一起,那就總有辦法。

而且,夏至是相信李夏所說的話的。

田夫人所謂臨時提出的要求,其實應該是深思熟慮的。李夏能考上解元,也就能讓田夫人解開心結。

這是皆大歡喜的事情。雖然田夫人不願意,他們也要在一起。但是田夫人能從心裡面接受,大家和和氣氣的,卻是最好的。

……

李夏要參加鄉試,夏至就不讓他總來寧華堂。同時他還將夏橋和孫蘭兒留住,每天讓夏橋去看李夏。

夏橋也是讀書人,有些忙能夠幫得上李夏,比李夏的書童好使多了。同時夏橋也能學到一些東西,其中就包括經驗。

夏至還是忙自己的事。

李夏不能來寧華堂,田括卻是照常來。他到了寧華堂就給夏至道喜。

“還不知道能成不能成呢。”夏至說著就問田括,“你怎麼有空過來,不用在家裡唸書?”

田括雖然已經插手了家族的生意,但他的學業也並沒有放下。田家雖然跟李家不一樣,但子弟首選的還是科舉出仕這條路。

比如說田括,就算是以後他不能會試殿試做官,但有個舉人的頭銜,那也是很尊貴很有用的。

舉人花些銀子也能做官,就算不做官,平時寫幾個字,做守詩或者文章,那也是能夠被稱為名士的。

至於說商人不能做官,做官不能經商。田括自然是做幕後的人,那些買賣生意名義上都是在田家一些管事名下。

這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事,根本就不是問題。

田括就說他也要念書,但田家地他的要求沒有李家對李夏的要求那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