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爺我奶聽說我娘病了,都挺擔心的,還讓人在集上買了最好的小米,說是小米粥最養人。我奶說了,把小米熬出米油來,那個米油最好……”

田氏現在不能吃山珍海味,也不能吃大魚大~肉,還真就是這個小米對她最有益處。

夏秀才就很感激:“你奶可是個周到的人,會照顧人,體貼人。”

田氏不自在:“看你那樣。好像她是你親生的娘似的。”

夏家的兩個兒媳婦,田氏和夏二嬸,她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動不動就愛拿夏老太太不是夏秀才和夏二叔的親孃說事。

夏秀才就有些尷尬。田氏這樣的話只當著她一個人說還算了,當著夏至和夏橋說,他就糾結了。如果他不說田氏,這顯然於理不合,而且也愧對夏老太太的一片心。如果他說田氏……

夏秀才早就習慣了不說田氏了。

夏橋也有些尷尬。從前他被田氏籠絡著,跟後院不親近,田氏這麼說的時候他還不覺得怎樣。可是現在他跟後院走的越來越近,夏老太太不僅沒有絲毫對不住他的地方,還對他處處照顧。

夏橋是個有良心的少年,所以田氏的話讓他尷尬,不舒服。但他同時也是個性子柔順的少年,覺得不該嗆著自己的母親說話。

夏至卻沒有這些顧慮。

“娘,你說話講講良心吧。我奶對咱們怎麼樣啊,你好意思總說這沒意思的話。你可別說我沒給你提醒兒。你這話說順嘴了,改天跟別人也這麼說,你看看別人背後怎麼講究你。”

這個年代的為生和醫療水平都不高,最顯著的體現就是嬰兒的夭折率,再有就是壯年病故的人了。

因為這樣,所以鰥夫和寡婦再婚的就有不少,很多人家都有繼母,先房撇下的孩子這種情況。

這個年代的倫理道德,繼母要待先房撇下的兒女如同親生,否則就會被人譴責。同時兒女們待繼母也要給與同親生~母親一般的尊重,否則就是不孝。

田氏這種話如果出去說,肯定會得罪不少人,也會被人拿住話柄。

因為夏至開口了,夏秀才也就跟著說田氏:“……別總說啥親生不親生的,老……娘對我一直都不錯,對十六他們幾個也沒話說。做人得講良心。……你總說這話也不好。”

“……我不上後院吃飯,我奶總上前院來給我燒火做飯,包餃子做了啥好菜都給我留。衣裳啥的,我奶都搶著幫我洗……”夏橋沒說田氏,他只說夏老太太這些天如何如何照顧他。

田氏的臉就紅了,不過她是好強的性子,所以無論如何是不肯認錯的。

“他照看你,那還不是看著……夏至照看她老兒子……”田氏嘟噥著說。

夏秀才就嘆氣:“啥事到了你嘴裡……”

“到我嘴裡咋啦,我不會說話,惹你們一家人生氣了!”田氏對夏橋和夏至還過得去,但夏秀才一開口,她畢竟要懟回去。

夏至知道,田氏這一點是永遠都不會改了。其實在田氏心裡有個根深蒂固的想法,也就是她相對於夏老太太的優越感。

她和夏秀才是原配的夫妻,可夏老太太卻是寡居後再嫁到夏家給夏老爺子做填房的。

接下來,夏秀才、夏橋和夏至就儘量忽略田氏,談到家裡的事,他們三個還是比較談的裡的。

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身體都很好,因為天氣暖了,夏老爺子已經帶著兒孫們開始下地,夏二叔和夏三叔的小生意做的都不錯。

總之家裡一切都好,沒有什麼讓他們擔心的。

然後就是又有人給錢妮兒做媒了。這次錢妮兒倒是去相看了,不過沒看上對方,所以親事還是沒成。

說到田帶娣家裡的事,田氏插話進來,問夏橋有沒有人給錢大郎做媒。

夏橋就搖頭。錢大郎的年紀實在是太大了,而且他長的也非常一般,甚至可以說有點兒瞅。如果錢大郎會說話也行,他還不大會說話,悶悶的,不大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