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夏天的時候去。”李夏就笑著對夏至說。

夏至就說了一個字好。其實她略微有點兒警覺,好像自己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已經非常習慣李夏的陪伴了。她自忖是個個性比較獨立的人。這種現象是好是壞呢?李夏能一直陪著她嗎?

這些念頭在夏至腦海中接連閃現,不過隨即就被大家的說笑岔開了。

夏橋在府城住了兩天就回去了。他捎來不少的東西,回去的時候車上也是裝的滿滿的。夏大姑就送了一些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愛吃的吃食,夏至給的東西就林林總總,幾乎無所不包。當然了,其中還有月牙兒給的東西,李夏、田括還有田齊家送的。

田氏看著大傢伙都往家裡捎東西,她的臉上實在過意不去,最後也意意思思地給買了一包點心。

那包點心其實並不值什麼,然而田氏和夏秀才能這麼做,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

田氏說話做事也得看周圍的環境。她如果什麼東西都不給家裡捎,書院裡那些女眷們背後還不知道要怎樣議論她。田氏想在書院裡好好待下去,她必須得顧忌影響。

送走了夏橋,夏至又忙了起來。這期間她又往莊子上去了兩回,把種植花草的事情都安排的妥妥當當。小黑魚兒和小樹兒也都習慣了在各自學堂的學習。

時間過的飛快,轉眼就到了清明時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夏至帶著月牙兒、小樹兒和小黑魚兒,還有夏秀才、田氏和二丫一起,就是冒著這樣的毛毛細雨回的大興莊。

這是北鎮府冬去春來的第一場雨。

清明節,也真正意味著暖春即將到來了。俗話說春捂秋凍,北鎮府的人一般到了清明節才會陸續脫下冬天厚厚的棉衣,換上春天的夾衣。

夏至他們在府城已經開始穿夾衣了。但她想到大興莊比府城要冷一些,所以回來的時候特意給自己、小樹兒和小黑魚兒都穿了棉衣。月牙兒從來沒去過大興莊,所以一切學著夏至的行~事。

倒是田氏比較愛俏~麗,回來的時候也穿的是夾衣。那還是用月牙兒送的尺頭新裁的衣裳,樣式也是極新的。二丫的衣裳也是月牙兒給的。

一路上,月牙兒跟夏至坐一輛車裡,還有小黑魚兒和小樹兒。夏至就跟月牙兒說大興莊的風土人情,跟夏家來往親密的人家都有誰,然後就是鄉間的趣事了。

月牙兒聽的津津有味。小黑魚兒和小樹兒也都搶著說家裡好玩的事,把月牙兒逗的直樂。

第一次來大興莊,月牙兒滿懷新奇,其餘的就是那種尋根的情懷了。

馬車進了村口,夏老爺子、夏老太太已經帶著夏家所有的人都來迎接了。往常夏秀才回家都沒有這樣的陣仗,這次主要是因為月牙兒第一次回來。

月牙兒當初被賣,事後夏家的人知道了當然有一場好亂的。但夏老爺子極愛面子,這件事到了外面,大傢伙知道的就是田氏帶月牙兒出門,一不小心月牙兒就被拐子給拐了。

今天月牙兒回來,大傢伙知道的版本就是月牙兒被拐子賣到外面,結果正好給田家的姑奶奶給買下來了。田家的姑奶奶寡居回家,正好帶了月牙兒回來,然後湊巧跟夏至見了面,就被認了回來。

大家都說夏家是好運氣。

夏至看見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趕緊就叫馬車停下來。他們幾個都下了車,夏老爺子還說不讓他們下車。

“……知道你們今天回來。在家坐著也是坐著,就出來溜達溜達,正好遇上你們。”明明是來迎接的,卻非說不是。

夏至心中暗笑。

反正也沒有幾步路了,大傢伙都不再坐車,就慢慢地走回家裡。

離開了一陣子,再次回到大興莊,回到夏家,夏至竟然有種親切的感覺。她是真的把這裡當做自己的家了。

馬車就停在大門口,夏至到了家更加隨意,就在門口看著,讓夏橋、夏三叔等眾人從車上卸東西下來,往後院上房搬。

“咋又帶回這些東西來?”夏老太太就說夏至,“你們在府城拋費大。家裡不一樣,家裡啥都不缺。”

夏老爺子在旁邊也跟著說:“聽大橋說你買了地,還借了錢。該儉省就儉省些,家裡不用這些。”

“就是帶的家裡沒有的。”夏至就笑道,“爺奶,我這是有,我就往家裡拿點兒。我要是沒有了,就不往家裡拿。我拿不拿這些東西,還不都是你們的親孫女。”

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就笑。

街坊鄰居有愛看熱鬧的,瞧著夏至一大群人回來,都光鮮體面,還買了這麼多的東西回來,就都交口稱讚。大家都說夏至孝順,另外就是羨慕夏家人財兩旺,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是有福氣的人。

夏老爺子別的不說,就是特別愛聽這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