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長讓小廝扶了夏三叔起來,就跟夏三叔說起話來,問他在家裡做什麼,有幾個兒女之類的。夏三叔都一一的回答了。

夏家幾兄弟李山長都已經見過了,心中覺得夏三叔最為質樸、憨厚,正是莊戶人家的本色。他就點了點頭,稱讚了夏三叔幾句。

夏老爺子就跟李山長說:“我家這老三比他兄弟們愚笨了些,不過好在為人志誠。我們老兩口在家裡,多虧他處處護持著。”意思是夏三叔很孝順。

李山長不由得又對夏三叔高看了一眼。

隨即大家又說起別的話題來。首先一個就是小黑魚兒年後~進書院讀書的事。

“這孩子頑劣的很,也是被我們給慣壞了。到時候少不得有許多地方要麻煩山長大人。我們不在身邊,您儘可以管教他,怎樣都成。”夏老爺子就說。

李山長呵呵地笑,他告訴夏老爺子書院的童蒙班並不是他來教的。“是我一位族叔,學問比我可強了不知多少倍了。我這位族叔官學生是極嚴的,這一點你老人家儘管放心。……不過有什麼事,儘管來找我。”

然後他就說到夏至:“十六早慧,小小年紀就能當家立事了。她說話做事,很多比她大的多的人都不如她。”

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都點頭:“……我們年級大了,很多事情想不到,照應不到,多虧了這個孫女。我們仰仗她,還多餘我這幾個兒子。”

李山長若有所思,隨即就笑了笑,說這是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的福氣。

夏老爺子這話說的很是委婉,如果是粗心的人恐怕還聽不出什麼來。但李山長卻不是尋常人。

孫女越過兒子的,這本來就少有。而且現在夏老爺子當著他的面說這句話,雖然是籠統地說幾個兒子,但強調的卻是夏秀才。

夏至在夏家,在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老兩口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她對夏家和老兩口的貢獻和重要性,都超過了夏家的長子,夏至的親生父親夏秀才。

夏老爺子的話,也只能說到這個程度,這就是點到即止。他看李山長應該是明白了他的意思,就又說起了夏秀才在書院的事。

“……一直獨自在這府城裡。如今孩子們都大了,他媳婦進城來照顧他。只是又給山長大人添了許多麻煩。我這心裡頭十分過意不去。”

“哪裡有什麼麻煩。”李山長笑了笑,就說夏秀才在書院教書非常盡責,學生們也很喜歡他。

這書院裡的教書先生,最少都是個秀才。往上面去的還有舉人,甚至致仕的進士都有。不過夏秀才教書是教的很不錯的。

夏至相信這一點。有時候一個人自己的學問好,卻並不代表他會是個好先生。夏至並不知道夏秀才的學問究竟怎樣,但他教書的口碑確實不錯。

夏老爺子聽李山長說夏秀才好,心中也有幾分歡喜。不過他還是謙虛地說:“……那是他的本分。不是山長大人的提攜,他哪裡會有今天。”

李山長就說並不是這樣,是書院和他需要夏秀才。

“老人家這次進城,肯定是要多住幾天的了?”李山長隨即又問。

“十六說府城上元節的燈會好看,帶著我們老兩口還有一大家子來看燈的。我大閨女的兒子這兩天成親,吃過了喜酒,就要回去了。”夏老爺子笑著說。

“老人家難得來,應該多住些日子。”

夏至也跟著說讓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多住幾天。“依著我的意思,我爺我奶以後乾脆就住在府城裡得了。正好看著我老叔唸書。”

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都笑。

“府城是好,我孫女照顧的也周到。不過人老了,故土難離,還是住了一輩子老房子最舒坦。還有鄉下的地……”

大傢伙說了一會話,李山長就叫了個小廝過來如此這般的吩咐了。他打發了小廝離開,然後就對夏老爺子說要請夏老爺子一眾人往李府去吃飯。

“家裡已經準備了。我聽李夏說,你們這次來的人不少,務必都請過去做客。我夫人也想跟老爺子、老太太說說話。”

“正想要去拜見拜見山長夫人。”夏老太太就笑著說道,“不過這飯還是不打擾了。”

“老太太過於客套了。說什麼打擾不打擾呢。這大過年的,大傢伙熱熱鬧鬧的最好。”然後李山長又說正月裡客人多,但只有今天見到夏家眾人,讓他感覺最為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