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夏老太太帶人張羅飯菜的空隙,夏至就到前院來。大家一致決定,關於大丫的親事,還得夏至跟大丫說。

田氏帶著大丫和二丫正在東屋炕上坐著。錢月來祖孫倆來了,夏秀才就被夏老爺子叫到後院去陪客人了。田氏沒有去。不過顯然的,田氏和大丫、二丫都知道錢月來祖孫倆來還跟大丫的親事有關。

所以,當她們三個看到夏至的時候,臉上都露出了混合著期待和緊張的表情。緊張的是大丫和二丫,田氏還是很平靜的。

“老錢家人性子還挺急。這才多少天,他們就給你大丫姐找著婆家了!”田氏表示了她的驚訝,然後就問夏至對方是什麼樣的人家。

“……給找了兩家,我把條件說說,我大丫姐自己選一家。”夏至告訴田氏、大丫和二丫,錢家老爺子幾乎動用了所有的人際關係,給大丫尋到了兩戶比較合適的人家,人家聽了大丫的情況,也樂意娶大丫做媳婦。

其中一戶男方今年十七歲,家裡有兄弟姐妹若干,這小夥子排行在中間。人家自然是本分的人家,靠著種田、放羊為生。這家條件一般,算得上是比較窮的。不過大丫嫁過去之後,溫飽肯定是沒問題的。

另外一戶人家男方的年齡大一些,有二十六歲了。這男人先前娶的媳婦得病去世了,留下一兒一女。這家人的日子過的比較富裕,家裡有田,還有果樹行子,也拴了大車,平時還能跑個買賣什麼的。

兩戶人家各有千秋。

“都是正經過日子的人家,我大丫姐嫁過去做的是正頭夫妻。大丫姐,你看你選哪一個。你選好了,月來哥就給人家送信,正月裡就來迎親。”夏至問大丫。

大丫兩隻手攥在一起。她方才幾乎是豎起耳朵在聽夏至說話,生怕漏了任何一句。現在夏至讓她選擇,她似乎就有些遲疑,一雙眼睛看看田氏,又看看二丫。

田氏知道,大丫想聽聽她的意見。田氏想了想就對大丫說:“都有好有不好,你自己看著辦吧。……老錢家人辦事還挺穩當的,他們不敢騙人。”

夏至就朝田氏笑了笑。別看田氏很多時候都不講理,而且一提到夏家就諸多的貶斥,好像夏家哪裡都不好似的。但是如果說到穩當和靠譜,田氏心裡也只會選中夏家,而不會選自己的孃家。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夏家和夏老爺子交往的,自然也是穩當靠譜,不矇騙人的人家。而她孃家田家嗎……

田老頭人緣不好,幾乎就沒有什麼親朋故舊。

大丫聽田氏這樣說,就又看二丫:“二丫,你說我該選哪個?”

“姐,還是你自己拿主意吧。”二丫想了想,也是這樣說。然後她還多了一個心眼,所以就很小心地問夏至,“這倆人,他們都沒啥殘疾吧?”

大丫也跟著小心地看向夏至。

夏至就笑了。原來大丫和二丫擔心她會將大丫嫁給有明顯缺陷的人。這倒並不是兩姐妹單純地把夏至往壞裡想,而是她們自己心中大丫就不值錢了,配不上夏至提的這兩戶人家。

第一戶人家雖然家裡窮些,但男方正是好年紀,而且還是初婚。第二戶人家雖然是個鰥夫,可人有本事,家裡富裕。

以大丫的家境和自身的條件,她是嫁不進這樣的人家的。

“沒殘疾。到時候人家來迎親,你們姐倆好好看看。要是有殘疾,咱就悔婚。這是他們騙婚,不是咱們的錯。”夏至就說。

大丫和二丫頓時就放下心來。

夏至又追問:“大丫姐,你選好了沒有?”然後她就笑了,“行了,我先回後院大丫姐你再好好想想,吃完飯你給我準話,不能再晚了。”

說著,夏至就走了。畢竟是關係到整個下半生的問題,大丫需要多一些時間好好考慮權衡。

不過,對於大丫最後的選擇,夏至還是很有把握的。

回到後院,夏老爺子就問夏至田氏和大丫做了決定沒有。

“這事兒咱辦的太利索了。估摸著她們還得再緩緩,吃過晌午飯再給我回話。”夏至就說。

“也對。就讓她們好好想想。但凡知道好歹的,就不能有別的說兒。這可是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兒了。”夏老爺子就說道。

錢家老爺子還跟夏至開玩笑:“別看我們十六年紀不大,做媒可挺有天分啊。”這是暗指之前夏至撮合了錢月來和臘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