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二章 好歹(第2/3頁)
章節報錯
夏至將一切都看在眼睛裡,不由的就想到了田氏。
如果田氏能夠通情達理一些,不要對夏家,對夏家後院那麼牴觸,懷有那麼大的惡意,大丫應該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二丫一直跟在大丫身邊。田來娣的話她有都聽見了。不過她什麼都沒說,也不知道心裡頭是怎麼想的。
初四,夏三叔和夏二叔兩家人都回來了。夏二叔和夏二嬸是空手回來的。兩人這次去羅屯兒還見到了羅娟兩口子。
羅娟兩口子就在羅屯兒安了家,據說過的並不太好。羅娟雖然在發達的時候沒少往家裡搬東西,甚至她低低羅冬生定媳婦的花費都是她出的。但現在羅娟兩口子身無分文,還要倚靠羅家過活,羅家就對他們兩口子變了臉。
羅家說出來的道理也很簡單。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沒有出嫁的女兒再回來吃父母兄弟的。
至於羅娟之前給了家裡不少,那是她做閨女的應該給爹孃的孝敬,也是她做姐姐的對弟弟的義務。
夏二叔和夏二嬸跟夏家人說起這些的時候態度很是平淡,就彷彿說的是跟他們毫無關係的八卦一般。
“張財還想跟我來。是聽說郭喜一家在咱家過的挺好,我也做起小生意賺錢了。我沒答應。嘿嘿,照顧老郭家三口人就夠我嗆了。他們發達的時候,我也沒得著多大的好處。他們要吃,也該吃老羅家的。”夏二叔如此這般對夏老爺子說。
夏老爺子對此不置可否,只是沒好氣地讓夏二叔往後少提羅家的這些事。
夏三叔和夏三嬸回來倒是帶回來不少東西,水果、蘑菇、木耳這些保留節目不說。陳家老爺子知道大丫要出嫁了,還讓夏三叔和夏三嬸幫著帶了添箱過來。
一個尺頭,平常隨禮也就是這樣了。
陳家跟靠山屯兒田家素來沒有禮,這份添箱,那自然是看著夏家的面子。
夏老太太拿了尺頭,立刻就給了田氏,讓田氏給大丫陪送過去。
夏二嬸知道了還不大高興,說這份禮夏老太太應該留下,不該給大丫。“憑啥給她,人家隨這禮也不是看她。往後她還能還禮是咋的。”
她倒不是替夏老太太抱不平。不過如果這尺頭留下來,那她就可能會分到一塊。
轉眼就到了正月初八。
這天一早起來,夏至就到東屋,幫著田氏給大丫梳洗打扮。夏老太太之前請了武老太太的二兒媳婦,正正經經地按照新嫁娘的規矩打扮大丫。
大丫穿著大紅的新衣裳,端端正正地坐在炕上,武家二兒媳婦正在用棉線給她絞臉。絞一下,嘴裡還唸唸有詞,說的都是吉利話。
大丫賣給劉胖子那回可沒這些。
大丫應該也是感覺到了不同,端坐在那裡的樣子很嚴肅,甚至隱隱帶了些神聖的感覺。
臨近晌午的時候,錢月來帶著新郎官來了。雖然當初說好了簡單就好,但是新郎官那邊還是來了兩輛車。
夏至第一次看到新郎官。這新郎官中等身材,微黑的面龐,不算英俊,但五官都規規矩矩的,絕對不醜,可以說能甩劉胖子那樣油油膩膩的老男人幾條街沒問題。而且,正如錢月來所說的那樣,這位新郎官渾身上下都透出一股子成熟和幹練來。
這份氣度,又是那些毛頭小夥子比不上的。
夏至自作主張,帶著大丫偷看了一回新郎官。大丫的臉就成了一塊紅布。夏至知道,大丫這是相中了人。
如此甚好。
本來說好了不用彩禮,但新郎官還是捧了彩禮來。一串錢,一對銀鐲子,一隻銀簪,還一盒茶葉兩個尺頭。
夏家老爺子覺得面子上有關,當即就發話,這些東西都作為大丫的陪嫁,一會還讓新郎官帶回去。
新郎官無論如何都不肯,最後錢月來在裡面說和著,夏老爺子才肯收了那盒茶葉,其餘的東西依舊給大丫做了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