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反思(第1/3頁)
章節報錯
孫王氏罵了孫蘭兒一頓,覺得心裡頭更加舒坦,這才抬著下巴吩咐孫蘭兒:“給我煮倆雞蛋,再去摘一籃子豆角,用一勺豬油給你爹和你兄弟燉了。燉的爛糊點兒。”
孫蘭兒得了吩咐,立刻答應了一聲是,就提了籃子去園子裡摘豆角了。
隔壁夏家的院子裡,田氏被夏秀才哄了半天,情緒終於安定下來。夏至幾個孩子都跑西屋去說話了,田氏也終於想起被她支出去的兩個侄女。田氏就到外屋門口招呼了一聲。
大丫和二丫聽見田氏的召喚,兩個人連忙用袖子把臉擦了擦,然後快步走到田氏的跟前。田氏已經洗過了臉,不過沒有另外塗抹脂粉,大丫和二丫都在田氏的臉上看到的明顯的哭過的痕跡。
田氏應該是想遮掩也遮掩不了,乾脆就這樣了。
大丫和二丫頭垂首帖耳地:“姑。”
“嗯。”田氏看兩個侄女乖順聽話的樣子,心裡略微熨帖了一些,“回屋來吧。”
這麼說著話,田氏就走在了前頭。大丫和二丫跟著田氏進了屋子了。夏秀才正在炕上坐著,見她們進來,就笑著招呼了一聲:“大丫,二丫。到這就跟在你們自己家一樣,別拘束。有啥事,就跟你姑說。”
姐妹兩個看著夏秀才的笑臉,都覺得心中一暖。她們由衷地喊了一身姑父。大丫還很恭順地跟夏秀才說話。
“我們倆給姑和姑父添麻煩了。我和二丫要是有啥做的不到的,姑和姑父就跟說自己家孩子一樣,那才是對我們姐倆好。”這句話還是江氏教給她們的。
“倆孩子挺懂事。”夏秀才笑了笑,跟田氏誇了大丫和二丫一句。
“她們倆還挺聽說的。”田氏就說道,意思是說大丫和二丫很聽話。她此刻說這樣的話出來,語氣就有些異樣。夏秀才知道,田氏這是暗指自家的幾個孩子不聽話了。
夏秀才什麼也沒說,只是笑了笑。
大丫和二丫都覺得姑父夏秀才笑的很好看。在他們家裡,是沒人給他們笑臉的。田老頭和田王氏都是常年陰沉著臉,他們的笑容只會給她們的兄弟大寶和她們的爹田大舅。田大舅從來就不大注意她們,很多時候她們都覺得她們在田大舅的眼睛裡是不存在的。
至於真心心疼她們的江氏,則是因為被生活的重擔和憂慮,根本就很少笑。當然了,她們還有一個哥哥大寶。田大寶倒是經常笑,但是那笑容對她們完全沒有意義。
能夠笑的這麼溫和,笑的這麼好看,她們只知道一個人,那就是她們的姑父夏秀才了。即便是對著她們,夏秀才也總是帶著這樣溫和、好看的笑容。
她們的姑田氏,可真是一個有福氣的女人。
姐妹倆一個十四,一個十二,對於未來的生活她們不是沒有幻想的。她們知道,她們總是要嫁人的。她們沒有想過要嫁到大富之家,也沒有想過要嫁到大貴之家。如果能夠像她們姑那樣,嫁給夏姑父這樣一個人,那這輩子就沒白做一回人。
姐妹倆私底下,就曾經說過這樣的話。這是她們的母親江氏也不知道的秘密。
“倆孩子還沒吃飯,趕緊張羅吃晚飯吧。”夏秀才就跟田氏說道。
田氏也知道該張羅晚飯了。她們在靠山屯兒只吃了早飯,然後趕著晌午回來的。即便是她們過了晌午再回來,田家也不會準備晌午飯。這是田家待客的規矩了。雖然這些年來,田家的客人也只有她們這一份。
大丫和二丫餓不餓的田氏不知道,她是餓了。不像大丫和二丫在田家已經習慣了吃兩頓飯,田氏嫁進夏家這麼多年,早就習慣了一日三餐。
“我還不知道張羅吃飯啊。”田氏這麼答應了一聲,目光卻朝西屋的方向看了過去。結果她就看見夏至、夏橋、小樹兒和小黑魚兒從西屋出來,又往後面去了。
田氏氣不打一處來。“這是又上後院吃去了?!好,咱還省下了不少口糧。”嘴裡這麼氣憤憤地說,田氏心裡並不願意讓幾個孩子上後院去吃。
要不是幾個孩子跟後院走的越來越近,被夏老爺子攛掇著膽子越來越大,也不會有現在這些事了。
“應該不會。”夏秀才卻說,“她們要是上後院去吃,肯定得給咱們留話。”不管田氏怎麼說,夏秀才都很堅信這一點。
幾個孩子雖然年紀小,而且也不大聽話了,但是說話做事卻都很靠得住。看她們在靠山屯兒多氣憤,可最後臨走的時候還沒忘記請人給他們捎了信兒。
“都跑了,是讓我一個人做飯呢!”田氏就又說道,依舊有些氣鼓鼓的,但是卻沒有提高聲音。
大丫和二丫都趕忙說:“姑,我們會做飯,我們啥都會幹。姑,你分派我們,我們燒火做飯。”
田氏看了看兩個侄女:“大丫、二丫,你們來姑家,是客人咧。”田氏這句話語氣雖然溫和,但其實並沒有多少誠意。
大丫和二丫趕忙都說她們不是客人。“在家裡我們也啥都幹。姑你怕我們幹不好,你就在旁邊看著。姑多教教我們,我們出息了,往後孝敬姑和姑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