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看見了,這家裡哪兒還有我說話的地方。你在都這樣,你不在,你想想,那會是啥樣?”

田氏的意思,就是沒有夏秀才在身邊,她在家裡受了很多的委屈,所以她必須要跟夏秀才進府城生活。

所謂受的委屈,大多都是夏至給的。田氏這是又告了夏至一記黑狀。

如果田氏跟夏秀才去府城……,夏至坐下來略微想了想,就決定:隨她去。

但夏秀才回府城的時候,卻並沒有帶上田氏。據小樹兒打探來的訊息,夏秀才要不是不同意帶田氏進城,就是說現在他在書院裡的條件很簡陋,要回去張羅張羅,準備好了,再接田氏進城。

不知道他們想沒想過,就這樣扔下幾個孩子在家是否妥當。夏橋和小樹兒明年就去私塾唸書,還有一個夏至才十二歲,他們都需要父母照看的。

不過,夏至倒是無所謂的。田氏在不在這個家裡,他們的日子都照樣過。

喜悅而忙碌的秋天,日子過的飛快,轉眼就進了九月。

北鎮府的九月,空氣中的寒意已經比較明顯了。夏家眾人早早地就穿上了夾衣。夏老太太已經開始給大家做棉衣、棉鞋了。

這天是臨水鎮的大集,夏至依舊和大家一起到集上來出攤。到雜貨鋪將手中的荷包都賣掉了,又買齊了大家要的東西,夏至從雜貨鋪出來,轉過街角,她就看到二丫正在跟一個人說話。

那人莊戶打扮,背後揹著筐,顯然是來趕集的。

夏至並沒有繞道避開二丫,而是如常走了過去。走近了,能聽見二丫和那人說話。不過二丫的聲音壓的比較低,語速也比較急。

二丫說著話,突然扭頭看見夏至。二丫似乎是受到了驚嚇一般,立刻就住了嘴。

“夏……夏至……”

“二丫姐。”夏至跟二丫招呼,“這是在幹啥呢?”夏至還看了那個莊戶一眼,很典型的莊稼人,不過她並不認識。

“沒幹啥。”二丫忙就說道,“碰見我們屯子裡的人了,說兩句話,就說兩句話。”似乎擔心夏至會繼續詢問似的,二丫又連忙推那個人走,“我姐就等迴音。別跟別人說。”

那人答應一聲,轉身就走了。

常言說的好,秦檜也有幾個好朋友。田老頭在靠山屯兒人緣不好,關起門來過日子,但也有一兩戶交好的人家。想來剛才這個人就是其中之一,經常趕集上店的,能給田老頭和大丫兩邊捎信兒。

不過,二丫給家裡捎什麼信兒,還這麼神神秘秘的,明顯是不想讓她知道。

大丫和二丫竟然還防備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