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剛一走,夏至就覺得不習慣了。不過,因為旁邊的小黑魚兒都要哭出來了,大家都沒有注意到夏至的異樣。

大家都在勸小黑魚兒。

夏老太太就嘆氣,說小黑魚兒跟李夏親,在一塊習慣了。李夏這麼一走,冷不丁地就把小黑魚兒給晃了一下。不過小孩子嘛,過兩天就好了。

這兩天,大家得多關心關心小黑魚兒,多帶著他玩,分了心,慢慢地就好了。

夏至有太多的事情忙,足夠分心了。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

今年夏家的事情多,夏老爺子不顧過來,所以田地裡就只種了麥子、大豆還有些小豆和綠豆,其他的作物就都沒種(以往並不是這樣的)。夏老爺子是個急性子,所以秋收的時候,就張羅著要換些別的糧食了。

今年家裡的日子好過了,不過粗糧還是得換一些,另外還要換些大黃米、小黃米,留著冬月的時候包餑餑。還有花生什麼的也要換一些,主要是給孩子們吃,還有留著待客的。

夏老爺子看好了哪家的東西好,跟夏三叔還有夏至這一股都商量過,各家要換多少,然後就出門去張羅了。

夏三叔在家裡,園子裡的菜蔬大多都拉了架,需要進一步的收拾,然後地還得整一整過冬,留待明年春暖花開再種菜。

夏橋就套了車,搬了幾袋子的大都到車上,打算到油坊去榨油。

大興莊左近有一家比較大的油坊,就叫做石家油坊。油坊的主人就姓石,代代相傳的做榨油的營生。夏家一般榨油,都是到石家油坊。

榨油這件事大家說了很久了,一旦要去,幾個小孩子就都想跟車去。哪怕不是去看榨油呢,這麼秋高氣爽的坐車出去溜達一圈也是很好的娛樂。

夏老爺子、夏老太太心知肚明,就沒攔著,只是祝福夏橋和夏至,要看好弟弟妹妹們。當然了,這種事,自然也少不了小黑魚兒。

夏橋將大豆袋子在車上堆好了,就讓幾個孩子上車。

夏至、小黑魚兒、臘月、小樹兒、小夏林都上車,在袋子上坐了。大青瞧見有空地方,也跳到車上,趴在夏至的腳邊。

夏橋坐在前面的車板上,揮起鞭子,趕著馬車就往石家油坊走。

一路都是鄉間小路,因為莊稼都收割過了,田野一望無際,顯得特別的空曠。看到這種景象,夏至就覺得自己的心胸也隨著開闊了許多。

小孩子們單獨出來,坐在車上就彷彿到了天堂一般,又叫又笑的。臘月略微安靜一些,只是追著夏至問她收棉花一路上的各種見聞。

這些見聞夏至都說過了,但臘月就是想一遍一遍地聽,似乎百聽不厭。

“四姐,要不下次,你也帶上我唄。”臘月小心地跟夏至說道。

北鎮府這個地方民風比較開化,比如說它不禁止寡婦改嫁,又比如說女子在外面拋頭露面,只要行的端做的正,大家也不會牴觸,對於特別能幹的女人,大家還會格外的佩服。

但是真的在外面行走的女人,比如說像夏至這次收棉花,卻還是很少的。

夏至見臘月這樣,就笑了:“你要是不怕吃苦,三叔三嬸也捨得你,我就帶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