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五奶奶,都是小孩子的玩意,不值啥的。”夏至也笑著說。

小姑娘看五奶奶點了頭,這才肯接了夏至給的糖,也沒立刻吃,而是很小心地收了起來。因為剛才五奶奶特意跟自己說話,而且眼神中還帶了些情緒出來,夏至猜測五奶奶來的事或許跟她有關,所以她也就沒走,跟夏老太太一起陪著五奶奶說話。

“他五大伯的病好些了吧?”夏老太太就問起五奶奶丈夫的病情來。

原來五奶奶的丈夫,也就是孫家的五爺爺今年生了一場大病,前後看過幾次郎中,花了不少銀錢。

莊戶人家一般身體皮實,頭疼腦熱的都不會請郎中,挺一挺就過去了,或者自己尋點兒土房子自己治。都請上郎中了,那就是很嚴重的病情了。

說到自家老頭子的病情,五奶奶就輕輕地嘆了口氣。她家本就不富裕,為了給五爺爺看病還借了債,現在五爺爺就躺在炕上將養著,也不能下地幹活。

“藥是不吃了,郎中就讓好好將養著。”順著夏老太太的話茬,五奶奶就說到了正題上頭。“郎中說讓吃點細糧,最好是粳米。粳米貴,那給他爺將養,該吃也得吃。就是咱鎮上也買不到好的粳米……”

說到這裡,五奶奶就頓住了,她的目光朝夏至掃了一眼,這才又繼續跟夏老太太說:“我就想來問問他嬸子你,有沒有粳米換點兒給我,我這是新攢的雞蛋。”

原來五奶奶提著雞蛋來,是想給自家老頭子換些上好的粳米。

北鎮府這裡幾乎不產大米,大米都是從南面用船運過來的,所以比較貴,也比較稀罕。夏家後院平時倒是常備著一小袋子的大米,不過也很少吃。

要說到上好的粳米,那還是李夏來了之後,李掌櫃時常送東西過來,其中就有一大袋的粳米。

李掌櫃送來的粳米不是市面上賣的那種,而是李夏自己在江南採購的,比一般市面上賣的要好上許多。而給李夏送來的,自然就更好了。

李夏在夏家住著,雖然夏家人並不張揚,但是種種訊息,村子裡的人還是知道了一些。

五奶奶這次來,不是確定知道,也是猜到了,有李夏這個客人在,夏家應該是有好粳米的。

夏老太太聽明白了五奶奶的來意,就飛快地看了夏至一眼。

粳米是李夏的,雖然李夏說是給了夏老爺子、夏老太太,但夏老太太可不能擅自做主。而李夏是夏至的客人,夏至在這件事上是能做主的。

其實,不過是幾斤粳米,夏老太太自己答應下來也不是什麼大事。但夏老太太這樣徵詢夏至的意見,就是她尊重夏至,也是她會做人的地方了。

夏至微微點頭,卻不自己出面說話。

五奶奶一看就是特別有規矩,甚至有些古板的老人家。而夏老太太尊重自己,自己更要給夏老太太做面子。

夏老太太見夏至點頭,這是意料之中的事。她就笑著跟五奶奶說家裡有粳米。

“是李夏家送來的,估計是怕他吃不慣咱們這的糧食。我看那米是比市面上的要好一些。五奶奶,既然是五爺爺將養身子的,那也別說換了。您老要多少啊,我給您拿去。”夏至就接了話茬說道。

夏至和夏老太太都很乾脆,沒有一點猶豫為難的樣子,五奶奶的似乎就鬆了一口氣,同時面上露出感激的表情來。

“我也是聽說你們這有貴客,應該有好粳米,我才上這兒來問問。人家少爺家送來的口糧呢,能雲給我幾斤那就是恩情了,咋能白拿人家的東西。”五奶奶就說道。

“五奶奶我跟你說,李夏人可好了,我為啥立刻就答應了,因為我知道,他要是在這,肯定也是這麼說。再者說了,他住我家,這點兒事,我們能給他當這個家。”夏至就笑著說道,“五奶奶,五爺爺要將養身子,那些雞蛋你還是留著給五爺爺吃吧。”

夏至說著話,就拿了米袋子去裝米。

她這麼坦白乾脆又熱心,正是莊戶人家最喜歡的性子。五奶奶又是高興又是感激的,到了夏家之後的那最後一點僵硬都沒有了,整個人都柔和了下來。

“不要多了,就是給你五爺爺早晚熬點兒粥喝,換給我三兩斤的就足夠了。”五奶奶怕夏至給多了,還一個勁兒的囑咐夏至。

夏至拿米袋子裝米,也沒用稱稱,用手拎著一估摸,大概有四五斤的樣子。

“五奶奶先拿著給我五爺爺熬粥喝,不夠了,就讓我這小妹妹來拿就行了。只要我們這有,那肯定沒有二話。”夏至笑呵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