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都紛紛看向鄧芝。

鄧芝快步上前,走到馬超身後的地圖上,指著長安到潼關這一帶的北面道:“此次要攻破潼關,關鍵在這!”

“這段時間,我一直在這裡巡查。”

“從鑠陽這裡出港口,乘坐著船隻,繞到弘農港口。”

“然後,從弘農港口直搗潼關背後。”

龐德好奇道:“這條路,這麼明顯,潼關敵軍不可能不做準備。”

鄧芝開懷大笑道:“對,龐將軍,這是正常人的想法。”

“所以,為了吸引敵人的注意,我們必須分兵三處。”

“一處就是鑠陽到弘農港口這裡,我們要派出一支一萬大軍的模樣,而且要裝作悄悄的模樣。”

“軍中必有細作。”

“他們一定會將訊息傳到敵軍那裡。”

“我們要用這一萬人,牽引敵軍部分主力的注意。”

看向馬超,指著地圖上的潼關,鄧芝道:“將軍,韓遂是都督,才是明面上的統帥。”

“你讓他和其他諸侯率領主力部隊,十萬弓步兵,三萬騎兵,從正面攻城。”

“必須是認真地攻城。”

“吸引敵軍大部分主力的注意。”

“這兩股部隊,應該就能吸引敵軍所有力量。”

“然後,我們的機會來了。”

鄧芝指著潼關旁邊的山脈道:“從這裡過去,我去探測過,有一峭壁。”

“峭壁高近三十丈。”

“但是,這條峭壁上,卻有獵人打造的攀巖腳印。”

“我已經讓士兵順著這攀巖腳印登上了山脈,並且用麻繩製作了升降木臺。”

“現在,將軍就帶一萬騎兵過去,透過升降木臺到山脈上。”

“一萬騎兵,大約需要兩個時辰才能完全運送到山脈上。”

“粗摸估計下,如果現在行動,三更時分,一萬騎兵才能到達山脈之上。”

“然後,從山脈之上再用升降木臺將大軍運送下去,黎明時分,將軍這一萬騎兵才能到達潼關敵軍駐地大後方。”

“所以,將軍現在立馬去準備。”

“一方面,讓一萬騎兵現在出發,往鑠陽方向趕。”

“另一方面,讓韓遂等關中諸侯黎明時分攻城。”

“而將軍,你立馬率領一萬本部騎兵,現在趕往這條峭壁下。”

馬超站起身,哈哈大笑道:“伯苗,我果然慧眼識英雄,竟然找到了你這等人傑!”

看向龐德和馬岱,馬超厲聲道:“速速按照伯苗所說,去調集本部一萬騎兵!”

龐德和馬岱齊齊應了一聲。

而馬超則快步走出營帳,趕往帥帳,按照鄧芝的說法,命令韓遂等人行軍。

最後決定,由諸侯程銀率領一萬騎兵立即趕往鑠陽,做出要渡河繞到弘農港口的模樣。

而韓遂和其他諸侯整頓兵馬,準備黎明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