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都被袁紹攻破。

天子劉協死了。

鎮南將軍孔融自刎於皇宮大殿前。

大將軍耿紀因為殺死天子而被袁紹夷了三族。

壽春城西門的帥帳裡,陸翊和眾文武大臣聽著細作從許都城傳來的訊息,都陷入了沉默。

沒想到,大漢竟然是以這種方式滅亡的。

陸翊想到原歷史裡的劉協結局,好一會兒,才長長嘆了口氣。

他是不相信耿紀會真的下手殺劉協的。

耿紀作為東漢雲臺二十八將的後代,屬於將門世家,對大漢忠心耿耿。

原歷史裡,耿紀就是因為在衣帶詔之後反叛曹操,而被誅殺。

只能說,袁紹此人,終究是陰謀得逞。

縱觀東漢末年這段歷史,袁紹遠沒有《三國演義》裡的羅貫中說得那麼好聽,從一開始,也像曹操一樣是個匡扶漢室的熱血少年。

事實上,從一開始,陸翊一直認為,袁紹才是東漢走向滅亡的最終推手。

只是,剛開始,引入董卓這個袁家的門生故吏,董卓不鳥他,反而想要一步登天,脫離了袁紹設定的計劃,導致袁紹走了彎路而已。

陸翊掃視著帥帳裡這些文武大臣,暗暗下定決心。

以後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要漸漸瓦解世家大族。

絕不允許什麼二世三公、四世三公的存在。

一個周家已經讓他厭惡透頂了。

這個袁家,更讓他無法接受。

倒是曹操,雖然號稱屠夫,或者他一開始,才是真正心懷抱負,匡扶漢室之人。

只是,任何王朝,一旦走入末期,就不是能逆轉過來的。

當失望積攢到一定程度,屠龍少年終究也會變成惡龍。

陸翊看向細作,沙啞著聲音道:“孔融家人怎麼樣?大將軍耿紀三族被滅,孔融家裡人?”

細作道:“孔融夫人徐氏和兒子孔祺在城破之後,都自刎了。”

陸翊點了點頭。

雖然孔融對打仗一竅不通,但是,不得不說,一家都是忠烈之人。

原歷史是這樣。

這個世界也是這樣。

這也充分說明,專業人做專業事。

治理國家,引經據典,需要文官。

打仗,只能仰仗武官。

讓文官來打仗,就只能是這種結局了。

就這時,外面響起聲音道:“主公,袁紹派遣使者求見!”

陸翊和文武百官齊齊看向帥帳門口。

陸翊道:“讓他進來。”

不一會兒,一箇中年文士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