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諸葛亮。

另一個就是賈詡。

這兩人屬於一個層次,其他謀士,都要落後一個身位。

眼看著文武百官的絕大數都在贊成宛城不會這麼快被拿下,不用這麼急切,還是先拿下荊北文聘,陸翊示意所有人安靜下來。

所有文武百官都看向陸翊。

陸翊看向恆階道:“伯緒,我一直知道你非但膽識非常,眼光也很長遠。今天,你先說說,宛城如今局面,能在曹操二徵大軍下堅持多久?”

恆階站起身,沉默了片刻,才徐徐道:“最多半個月,最快直接投降。”

恆階的話,讓文武百官瞬間炸鍋。

“怎麼可能!”

“張繡旗下兵馬,全是張濟曾經帶出來的武威將士,身經百戰,勇不可當!曹操一徵宛城,都被打得丟盔棄甲。現在,張繡為何守不住?”

“恆伯緒一直在長沙,對宛城形勢不瞭解。”

陸翊示意眾人再次安靜下來,看向陳登道:“元龍,你怎麼說?”

陳登站起身道:“我和伯緒看法相同。原因很簡單,我們已經拿下襄陽,而曹操也和我們達成了同盟。為了在我們之前搶佔宛城,曹操勢必會豁出一切強攻宛城。”

“否則,一旦我們先一步拿下宛城,作為同盟,他也不好撕毀協議,轉而攻我們。”

“畢竟,北面,還有個強敵袁紹隨時可能南下。”

陸翊點了點頭,看向諸葛亮,笑著道:“二舅子,你覺得呢?”

諸葛亮臉色有些泛紅。

雖然自己的確是他二舅子。

但是,在文武百官面前如此稱呼,總有一種故意恩寵的味道。

雖然有些不好意思,諸葛亮還是道:“我也以為無法支撐太久,只是,原因不同。”

“我以為,宛城之所以會支撐不了太久,是因為宛城自從掌握在張繡手中之後,向來不是佔山為王,而是依附。”

“宛城張繡,他從來沒有把宛城當做自己的領地,他只是當做自保的一種手段。”

“因此,先荊州牧在世時,荊州強大,他則依附於荊州,和荊州形成掎角之勢,從而自保。”

“但是,曹操一徵宛城之時,荊州當時正在征戰長沙,無力援助,所以張繡立馬投降了曹操。”

“只是曹操這些年似乎太順,所以有些得意忘形,從而忘記,張繡雖然投降,但是,也有一戰決生死之能力。”

“所以,曹操用血的教訓證實了這點,被已經選擇投降的張繡擊潰。”

“如今,曹操二徵宛城。”

“宛城斷不可能繼續死守。”

“如果我們無法儘快拿下荊北,快速出擊宛城,那麼,張繡勢必會投降曹操。”

“曹操如今局面,自然也會忍辱負重,為了將來而接納有殺子之仇的張繡。”

“而如果我們能夠快速拿下荊北,宛城就能堅持稍長一些時間,張繡也會在我們拿下荊州之後,主動投降我們。”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