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佈置(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雍說道:“是否儘快向前線下令,找到楚軍主力,進行決戰?”
陸沉點頭道:“宜早不宜遲,既是決戰,便該以雷霆之勢,莫要耽擱,以免夜長夢多,在西楚還未搶先動手之前,我軍先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劉雍道:“好。”
陸沉說道:“這場大戰,縱使我軍勢強,卻也不敢輕言取勝,所以我軍務必要做好十足準備,如若敗瞭如何,該如何收場,若是勝了,該在哪裡布兵,阻斷楚軍逃亡之路,將潰敗楚軍,全都阻殺在梁國境內,一個也休想逃回楚國去。”
劉雍說道:“項呂身經百戰,這方方面面,他多半都能考慮周到。”
陸沉笑道:“戰神帶兵打仗,自然是讓人放心,不過我軍佔據絕對上風,卻怕將士們生出驕傲輕慢之心,越是這個時候,越是要打起十足的精神,內閣給前線下令,要對項呂說明,此一役,乃是最後決戰,凡因驕傲自大,輕視敵軍,而貽誤軍機,甚至致使我軍慘敗者,立斬不赦,絕不姑息!”
劉雍說道:“好。”
陸沉道:“前線戰勢,還得項呂把握,我等在此就算說的天花亂墜,那也是紙上談兵,命令傳到前線,我們耐心等待就是,不過我相信,即使吐蕃參戰,我軍也一定能打敗楚軍!”
劉雍嘆道:“希望真是如此吧。”
……
當夜,內閣派出的傳令官,便火急火燎,奔赴前線。
前線項呂接到內閣的命令,隨即開始進行周密部署。
“楚軍主力,近乎皆在傖州一帶,楚軍大將耶律洪川,坐鎮在汝城,東邊的商梁,駐紮著的,是赫連英的黃龍軍,西邊的壑堡,則是由宗放鎮守,三者成鼎足之勢,互為犄角,無論進攻哪一方,其他二者都會迅速接到訊息,繼而馳援。”項呂站在地圖前,緩緩說道。
將軍許瑁說道:“三者之中,壑堡的宗放實力最弱,我軍可以選擇從壑堡下手,迅速將宗放部擊潰,先斷楚軍一臂。”
眾將紛紛點頭。
“壑堡不過一座土城,攻克要更為容易,我軍有把握在短時間內,儘快將壑堡攻下,全殲城中楚軍,而若選擇耶律洪川或是赫連英作為突破口,卻是不能確保萬無一失。”將軍嚴華年說道:“不過末將覺得,與其尋薄弱一環,開啟缺口,不如撒開大網,一網打盡,我軍兵力,要甚於楚軍,兵分三路,綽綽有餘,分兵殲滅的好處,是能最大程度發揮以多打少的優勢,再就是不給楚軍反應過來的時間。”
項呂點點頭,說道:“本督亦覺得,分兵可行,不過……如此一來,風險太大,還是凝聚兵力,攻其一點,最為穩妥。”
公輸仇微微笑道:“項總督若是信得過,我神鋒軍願打先鋒,楚軍宗放部雖弱好攻,可相較於耶律洪川以及赫連英部,宗放部著實顯得不夠看,就算將宗放部一網打盡,對於戰局或許也只是有稍微的傾斜而已,而不能起到決定性的效用,老夫願率軍作為先鋒,突襲耶律洪川部,將汝城攻下,活捉耶律洪川!只要拿下耶律洪川,楚軍群龍無首,自然便是砧板上的魚肉,任我們宰割。”
項呂皺眉道:“本督自然是相信公輸先生,只是……楚軍六成主力,皆在汝城,如若戰局未能如想象中的那般順利,一旦陷入鏖戰,我軍將士,卻不知要多添多少人命進去。”
他越說聲音越是沉重,道:“況且諸位可別忘了,楚國已經和吐蕃結成了聯盟,吐蕃兵是否已經在梁國戰場,你我誰都不知道,再者,我軍的兵力優勢,其實並不充裕,在對楚軍展開大戰前,我軍必須提前分派一部分兵力,將南邊的楊玄之看住。”
公輸仇說道:“若能將耶律洪川拿下,一錘定音,往後的仗,也能好打的多。”
項呂沉吟半晌,問道:“若讓神鋒軍作為先鋒,攻破汝城,公輸先生約摸,最長需要多久時間?”
公輸仇略一思量,隨即斷然道:“最長不超過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