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沉拱手道:“微臣謝陛下!”

“至於這份名單……”文帝看也不看,說道:“就按你的意思辦,回頭就將這份名單送到兵部去,讓內閣與兵部協同,整頓京都三軍,你就不要插手了,以免百官又說你‘專權禍國’。”

“臣謝陛下愛護。”陸沉道:“不過三軍主帥,還得陛下獨斷,這份名單上的人,清白忠心有餘,卻無有統領一軍之才。”

文帝責怪地看了陸沉一眼,說道:“你還留了一手,可是怕朕猜忌於你。”

陸沉忙道:“微臣絕無此意。”

文帝忽然一嘆道:“所謂孤家寡人,可朕不相信你陸沉,還能相信誰呢。”

陸沉道:“陛下還有公主殿下。”

說起綾華公主,文帝面容不自覺湧上一絲慈愛之色,“朕之所以選中你,也是有讓你替朕照顧綾華的意思在裡面,朕撒手而去,留下這孤兒寡母,朕實在是放心不下,而只有你陸沉,才能為綾華母子倆遮風擋雨,好在,你與綾華……已然冰釋前嫌,朕也就安心了。你抗旨不遵,看在綾華的面子上,朕沒有計較,只希望你,莫要辜負了綾華,否則,朕就算化作厲鬼,也決計饒不了你。”

這等話竟然出自文帝的口中,委實令人不可思議,不過仔細想想,倒也不必值得大驚小怪。

文帝也是人,也不全然是鐵石心腸,他的心裡,也有掛懷之人,而那個人,便是公主綾華。

或許這位皇帝陛下對女兒的看重,要更甚於他親手扶上儲君之位的孫兒李愗貞,而也可能正因為陸沉與綾華公主冰釋前嫌,雖未有夫妻之名,卻無異於夫妻一般,故而文帝才放下了對陸沉最後一絲芥蒂,對陸沉無條件信任。

因為他只能相信陸沉,希望陸沉能夠在他離去之後,替他照顧綾華公主,替他守護好……這日漸鼎盛的大齊江山!

花開花落,雲捲雲舒,這世間的萬事萬物,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

曾經文帝以為,他可以成就永恆,做萬世的君主,與天地同壽,日月同輝。

可惜最終他卻發現,這只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幻想罷了,他到底也是會病疾纏身,在病榻上受盡苦楚,然後不甘心地死去。

相比於死亡,其實他更在意的是這座江山,還有他唯一的女兒。

奈何,生離死別,乃自然之道,哪怕他是這個世代最有為的雄主,甚至古往今來最有手段的君王,也不能打破這個規則。

這種結果讓心如鋼鐵的他,頭一次生出隱隱的懼意。

他害怕在他死後,江山易主。

更怕唯一的女兒,過得悽慘可憐。

所以他必須找一個人,一個可值得託付的人,替他守護好這大齊的江山,照顧好他無比寵溺的女兒。

而那個值得託付的人,就是陸沉。

文帝也曾懷疑過,也曾顧慮過,是否會所託非人?對陸沉如此倚重,一步步助長陸沉的權利,會不會是引狼入室?將來這盛世江山,為陸沉所竊取!

可無奈的是,他別無選擇。

如果他欽定的儲君,乃是李氏血脈,那麼他完全可以不必有此擔心,江山易主,父死子繼,或同宗繼,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大臣們仍會效忠於新皇,那些野心之輩,即便覬覦帝位,可名不正言不順,卻也未必敢輕舉妄動。

然而他欽點的儲君,並非李氏血脈,準確點說,不符合一貫立新皇的規矩,立公主之子為儲君,委實是開天闢地以來絕無僅有之事,令人難以接受。

雖然他力排眾議,還是將李愗貞推上了儲君之位,可李愗貞能夠坐穩儲君之位,是因為有他這個威嚴無上的祖父,只要他還活著,就沒人敢對李愗貞指指點點,更無人敢質疑李愗貞成為儲君,乃是名不正,言不順。

但若是他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