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 亙古未有(第1/2頁)
章節報錯
滿朝寂然。
陸沉乃是當今大齊朝堂毫無爭議的第一人,且對百官有生殺之權,他說話的份量,委實有千噸重,誰敢視若無睹?
哪怕是已入閣的朱恪,百官仍敢照罵不誤,可對於這位陸侯爺……
不知道有多少次的例子已經證明過,得罪這位陸侯爺,決計沒有好果子吃。
哪怕只是當面與他唱反調,亦得掂量掂量,自己的脖子夠不夠硬!
諾大朝堂,鴉雀無聲,落針可聞,持續了好一陣子。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才有一紅袍官員,頂著陸沉的壓力說道:“公主之子,雖為皇室血脈,但終究差之千里,大齊諸王上百,再不濟,還有旁系宗室,皆為太祖爺一脈相承,微臣委實不明白,陛下何以竟非要立公主之子為儲。”
文帝冷哼道:“鼠目寸光!愗貞已被朕接到宮中,跟隨在朕的身邊,他雖還年小,但得朕悉心培養,耳濡目染,假以時日,必成帝王之才!而縱觀諸王,秉效能力,皆已定形,怎及得上愗貞一張白紙,未來可期?還有,你說愗貞雖為皇室血脈,但終究差之千里,甚至不如旁系宗室,張唯安,你當真是好大的狗膽,竟以為朕一系的血脈,不夠純正麼!”
那張唯安駭然,連忙跪倒在地,磕頭說道:“微臣萬無此意!”
文帝漠然道:“朕知道你們為何反對,說來說去,就是縱觀古今以來,從未有過這樣的先例,但路是人走出來的,以往不曾有,不代表以後也不會有!朕素來厭惡循規蹈矩,刻板遵守祖宗章法,只要能使國家強盛,社稷安穩,便是天大的規矩,也無不可破。所以,這件事無須議論,就當是朕一意孤行,等退朝之後,朕就會頒旨,昭告天下,立公主之子李愗貞,為大齊儲君!”
這何止就是一意孤行,根本就是剛愎獨斷!
百官面面相覷。
儘管畏懼於陸沉,更害怕因此而被文帝所惡,但還是有許多官員鼓起勇氣,站出來說道:
“陛下,祖宗之法不可廢啊!”
“若開了這個先例,後世有樣學樣,豈非後患無窮!”
“循規蹈矩,並無不妥,為何祖宗定下立長之規?就是為防止多方覬覦,乃至流血宮廷,而陛下您立公主之子為儲,無異於是給了所有大齊宗室血脈覬覦帝位的理由,陛下,難道您就不怕將來齊國大亂嗎!”
文帝猛然變色道:“混賬!爾等簡直就是鼠目寸光,枉為臣子!非常之事,當行非常之法,朕無子,故才立公主之子為儲,與後世何干?難道我李氏一脈,便註定人丁單薄?爾等難不成忘了,先帝子嗣,加上朕,便有三十二個!若朕也有三十二子,自是從這些兒子中擇賢能而立,但朕唯有一女,立外孫為儲,有何不可!”
百官明白了,文帝說來說去,就是想要確立嫡系血脈,不想將這江山社稷,傳給旁系,哪怕是親生兄弟!
其實這無可厚非,好不容易打下這麼大的家業,誰又甘心拱手全都交於旁人呢?必定是想要留給子孫後代。
如若是親孫子,百官自然沒有什麼話說,可偏偏公主之子只是外孫,雖只一字之差,但卻猶如雲泥之別。
外孫為儲,亙古未有,身為臣子,豈能順從,不據理規勸?
“陛下不可啊!”
有官員痛哭流涕。
“此乃取亂之道,絕不可為!”
“陛下您就算要了臣的腦袋,臣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君父,行此違逆祖宗章法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