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申屠寒江(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玄黃儘管名聲不顯,可毋庸置疑,他就是當世第一高手,什麼李青衣,不過是浪得虛名,面對他,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
這位鐵劍門當代掌門,武功天下無敵,作為老師,也同樣是出類拔萃,每每隨意的點撥,都能直切要害,令人豁然開朗。
在趙玄黃的指點下,陸沉心無旁騖,一心修武,《楞嚴經》已至瓶頸,很難有太大的提升,可對於武學招式之感悟,卻是一日千里。
他內力已接近宗師級境界,最大的短板就是招數太過單一,翻來覆去就是那麼兩招,若想能與宗師級高手掰手腕,就非得補齊這方面的短板,簡單來說,就是熟諳多種武學,如此方能見招拆招,立於不敗之地。
恰巧趙玄黃實可謂天下武功秘籍之總綱,諸子百家,江湖門派,好像只要是這世界上存在的武學,就沒有趙玄黃不知道的。
在等西楚來人的這段時間,趙玄黃為陸沉講解江湖各門各派的武功精義,其中便包括李青衣的“神虛玄光劍”!
另外,針對陸沉武學之短板,趙玄黃還特意教了他兩門武功,一為身法,名“七星望月步”,乃是道家絕學,暗含陰陽八卦之至理,變化莫測,奧妙無方,按照趙玄黃的說法,練到高深處,可在萬軍叢中,如閒庭信步,讓人連片衣角都碰不得。
其二是一門劍法,乃是失傳已久的昔年墨家劍聖絕技“掠光俘影十三劍”,當初羽神遺就是恃此十三式劍招橫行天下,技壓群雄,無一敵手。
這一門身法,一門劍法,無一不是深奧莫測,按理說陸沉於武學一道的資質並非天賦異稟,但有《楞嚴經》為基礎,修煉起來卻是事半功倍,很快便將這兩門功法的精髓要義掌握,忽忽兩個月過去,業已是駕輕就熟,身法玄奇詭變,劍術凌厲難當。
平安當鋪後院,陸沉手執普通鐵劍,腳下踏著七星望月步,將掠光俘影十三劍耍了一遍。
趙玄黃看完不由頷首,說道:“看來當初我對你的判斷委實是大錯特錯,你雖然根骨不佳,但天資卻是奇高,短短兩個月,就能將這七星望月步和掠光俘影十三劍掌握,實為罕見。”
他也並非神仙,卻是不知陸沉之所以能輕鬆掌握這兩門深奧武功,卻是全賴有《楞嚴經》作為基礎。
而陸沉練成《楞嚴經》,亦憑得不是天資,而是堅韌不拔的心性。
修煉《楞嚴經》這等佛門第一神通,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顆千錘百煉的內心,而陸沉經過前世的磨難,早已將內心鍛鍊的無比堅韌,練起《楞嚴經》來,自然便是水到渠成,毫無桎梏。
經過兩個月的刻苦練功,陸沉只覺實力又有了質的變化,可又不太敢確定,畢竟沒有經過實戰檢驗,於是便問向趙玄黃道:“我如今若與四大宗師級別的高手交手,可能言勝?”
趙玄黃搖頭。
陸沉嘆了口氣,果然還是差得遠啊。
趙玄黃說道:“不過你已有一戰之力,儘管不能勝,但也不會輕易被打敗。”
陸沉一喜。
趙玄黃道:“當世四大宗師,我也只與其中之一的李青衣交過手,不過那李青衣既然號稱天下第一,想必饒是在四大宗師之中,亦為佼佼。以你今時今日的武功,即便不是李青衣的對手,可李青衣再想像當初那般殺你,也是絕非易事。倘若你自覺不敵,憑藉七星望月步,天底下沒有人能攔得住你。”
陸沉吁了口氣,將來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有可能再與李青衣對上,有趙玄黃的這句話,他就放心多了。
李青衣的厲害,他可是至今回想起來,仍心有餘悸。
當初若非趙玄黃及時出現,他和陳玄,怕是都得死在李青衣的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