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亦是疑心更重。

眼看文帝的臉色越來越是陰沉,方無行心中一慌,急道:“陛下,此既為仙經,那自然是隻有仙人或是有仙緣者方能看懂,若誰人都能一窺究竟,豈非人人都可成仙了!”

顏秀哈哈笑道:“方小閣老這番辯解,著實有些牽強附會,你的意思是,李真人早就算到此經將來會落到陛下的手裡,故而在動筆之時,便故意寫得深奧晦澀,只為讓陛下一人看懂?”

方無行冷哼道:“李真人深不可測,有無上手段,顏閣老如此猜測,倒也不無可能。”

顏秀笑著搖頭,還要再說。

這時卻聽文帝冷冷道:“顏卿,你接著說,第三呢?”

“是,陛下。”顏秀一拱手,道:“三,此經落款雖為李槐,可據微臣所知,李真人被後世推崇為道家至聖真人,可在其時,世人皆稱其道號‘青羊子’,若這經書真為李真人所著,落款很該是道號才對,又怎會是在家之名。”

聽到這裡,陸沉不由暗笑,也是難為這位顏閣老了,在這短短時間之內,竟能找出如此多的紕漏之處,雖然大都是揣測懷疑,可能說的令人不禁信服,可見這位顏閣老的厲害之處。

方無行也是沒想到顏秀竟厲害至此,可他又豈能坐以待斃,此刻若是不吭聲,無異於預設,他就算是胡攪蠻纏,卻是也得出言反駁。

“這倒是顏閣老孤陋寡聞了,傳說李真人行走天下,雖多以道號青羊子自詡,但也時常對世人道本名,在咱們大齊境內的櫟陽,就有一座‘李槐祠’,相傳乃李真人於當地降龍伏虎,被百姓感恩紀念所建。”方無行漠然道:“由此可見,無論是道號,還是姓名,對於李真人來說,並無分別,這經書落款‘李槐’二字,又哪裡來的不妥?”

顏秀笑而搖頭,說道:“任方小閣老說破大天,這卷經書委實疑點重重,若非要說它便是傳說中的至聖先師所作,老夫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啊。”

方無行深吸口氣,對文帝拱手道:“陛下,微臣就算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偽造仙經,誆騙陛下!顏秀無端指控,就是因與微臣政見不和,攜私報復!若陛下聽信顏閣老的鬼話,誤解微臣,微臣一死,無足輕重,微臣只怕上天震怒,陛下從此錯過仙緣啊!”

他也是掐準了文帝的軟肋。

顏秀說的,也都是猜測,沒有真憑實據。

若此經果為仙經,棄如敝履,文帝又豈不怕追悔莫及?

文帝一時左右兩難。

他英明神武,以天下為棋盤,視眾生為棋子,可一遇到與“長生”有關的事情,就顯得有些愚不可及了。

就像是,天下人都知道那些道士煉製的金丹,實則根本就是穿腸毒藥,可文帝仍然吃得樂此不疲,還為那些道士建屋修廟,奉為上仙。

不過這一點不難理解,一個人越在乎的事情,便越怕它不存在。

若金丹是假的,真經也是假的,那麼豈非仙人也是假的,這天底下壓根就沒有成仙的法門,他也必將如這紅塵濁世中所有的凡夫俗子一般,壽元一到,便一命嗚呼?

所以哪怕明知這些都是假的,文帝也樂意被騙下去,因為他不敢接受未來亦難逃一死。

那是一場虛無縹緲的夢,他寧願沉淪在夢境中,直到油盡燈枯,也不願相信,苦苦追求,竟果真是大夢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