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南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夏侯閥宣佈保持中立,不介入朝廷與陳閥之爭,使得原本就實力積弱的朝廷,對陳閥愈發沒有絲毫勝算。
唯有沈閥堅定的站在宇文皇室那一邊,至於其他小門小閥,都是牆頭草,隨風倒,在沒有明確利益之前,都在坐山觀虎鬥,不敢輕易表態,無非是想要渾水摸魚。
沒有世家門閥相助,陳閥在十二日終於對朝廷發起反擊,迅速便將東晉三大糧倉的周口佔領,同時派騎兵奇襲豫衡,不過老謀深算的甘衡早有所料,事先便在哀勞山佈下伏兵,將陳閥奇襲京都的三千騎兵殺得丟盔棄甲,近乎全軍覆沒。
可惜區域性的勝利,並不能左右勝利天秤的傾斜,陳閥兵強馬壯,損失三千騎兵,實在算不了什麼,陳幸之計謀沒有得逞,旋即勃然大怒,親自率軍隊準備南下,兵鋒直指豫衡。
陳閥大軍浩浩蕩蕩,再加上公孫閥、宋閥等諸閥兵馬,號稱有聯軍六十萬,雖然這個人數明顯充滿水分,可相較於兵微將寡的朝廷,亦有壓倒性的優勢。
聯軍沒用三日,便渡過黃澤江,取康舫、萍雍。
又過三日,已奪得整片鄴洲之地。
朝廷軍隊節節敗退,困守樊城。
樊城是南下豫衡最直接的一條路線,也是最大的阻礙。
按照甘衡對朝廷軍隊下達的指令,意思就是在這樊城與陳閥決一死戰,倘若能守住,萬事大吉,若是守不住,則回天乏術,陳氏逆賊叛上作亂,誰也無法再阻止。
陳閥聯軍一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終聚集於樊城之下。
不過陳幸之並沒有著急進攻,樊城畢竟是南下唯一的關隘,修得城牆極高,內建無數重型戰爭兵器,單單是投石機便有三十門,若冒然進攻,必定會死傷慘重。
初始陳幸之打算採取圍而不攻的策略,將樊城圍成鐵通一般,待裡面糧水斷絕,自會開城投降。
可丞相甘衡與陸沉密會的訊息不知怎的傳到了這位大閥主的耳朵裡。
聽說北齊極有可能出兵相助宇文皇氏,陳幸之頓時不敢再耽擱,如發了瘋般命令聯軍勢必要在十日內將樊城攻陷。
一場血腥的慘烈大戰隨即展開,面對陳閥聯軍的人海攻勢,朝廷軍隊展現出頑強的韌性,憑藉守城的先天優越性,操控城中的重型戰爭兵器,給予陳閥聯軍迎頭痛擊,第一日便將陳閥聯軍打得落花流水。
可這種好景並沒有維持太長的時間,物資的稀缺,導致一些戰爭兵器漸漸成了擺設,沒有強大的戰爭兵器壓制,面對陳閥的人海戰術,晝夜不知疲憊的兇狠進攻,守城已愈發艱難,一旦物資徹底用盡,便是城破之時!
前方朝廷軍隊殊死奮戰,浴血抵禦陳閥聯軍,甘衡當然也沒閒著,無數次派援軍、運輸隊增援樊城。
可世家門閥養的謀士也不是吃素的,甘衡的同門,同樣為縱橫家的計無成早就給陳幸之獻計,破樊城是早晚的事,應借這次機會,將增援的朝廷軍隊全都吃掉,將朝廷的實力徹底消耗的一丁點都不剩,如此等破掉樊城,聯軍挺近豫衡,將再不會遇到像樣的抵抗。
陳幸之聽從了計無成的策略,放緩對樊城的攻勢,專心圍點打援,朝廷軍隊對樊城難以達成有效的支援,物資亦送不進去,反而損傷慘重,甘衡當即放棄增援計劃,只能棄樊城不管,將剩下的全部兵力集結於豫衡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