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似乎是故意賣起了關子,但陸沉卻是既不著急,也不好奇。

他就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往哪搬。

鴻臚寺也好,還是六部也罷,無論在何處做官,對他來說皆是一般無二。

他的沉穩,讓文帝對他更是刮目相看,也不欲再諱莫如深,說道:“你文武兼備,能力非凡,倘若繼續將你放在純粹的文職上,未免屈才,所以朕思來想去,決定派你到督監院去。”

“督監院!”陸沉大吃一驚。

也怪不得他反應如此激烈,要知道督監院可不是等閒機構,在文帝繼位以前,實可謂權勢滔天,令人聞風喪膽!

其內督百官,外監列國,權利巨大,更因直接聽命於帝王,就連內閣都不敢掣肘干預辦事。

在督監院如日中天時,諜報網幾乎覆蓋天下,列國皆有督監院耳目出沒橫行,刺探情報,可以說大齊能有今時今日之繁榮安定,督監院可謂功不可沒。

當然,所謂盛極必衰,督監院權利過盛,且監察大齊百官,素來不心慈手軟,而是狠辣跋扈,導致百官怨聲載道,屢屢上書彈劾,然歷代齊帝,對督監院甚為倚重,皆是置若罔聞,直到文帝繼位,突然下令取消督監院監視百官的權利,督監院才終於迎來牆倒眾人推的局面。

在內閣首輔楊文昭等一干儒家重臣的聯名上書下,歷數督監院無數罪狀,其時督監院院長黎崇被扣上謀逆罔上的罪名,在獄中含屈自盡,督監院被大清洗,院中那些曾經不可一世權勢滔天的人物,或是被下獄,或是被革職,都察院就此由盛轉衰,一蹶不振。

如今的督監院已然是風光不在,雖仍然保留有彈劾、諫議、對外刺探諜報等權利,但失去皇帝信任倚重,且經歷過滿朝倒督監院的風波,卻是誰也不敢再展露鋒芒,唯恐再被清算,從上至下,皆都是謹小慎微,不敢作為。

督監院現在實可謂再邊緣不過的官署衙門,誰若是被派到那裡為官,不啻於被放逐,所以陸沉不由驚異。

說是不想屈了自己的才,卻要將自己派到督監院去為官,這不明擺著就是想要自己在那屈死嗎!

難道文帝是打得鳥盡弓藏的主意?

陸沉心裡嘀咕,可又覺得這個可能性著實微乎其微,文帝就算想要過河拆橋,也不應該是在這個時候。

文帝此舉,實在耐人尋味。

“不知陛下想要微臣到督監院任何職。”

陸沉拱手問道。

文帝淡然道:“先去做個副院長吧。”

督監院副院長,從三品官職。

若是放在從前,督監院副院長,可是連內閣閣老都得禮敬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