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聖明。”陸沉拱手作揖,說道:“缺點就是依然無法根除蠻族之禍患,因為蠻族不會感激我天朝的仁慈,之所以俯首稱臣,簽訂條約,是因為忌憚我天朝的強大武力,只要蠻族恢復過來,或者我朝露出疲弱之態,讓他們覺得有機可趁,他們就會立刻翻臉,再次大軍壓境,攪風攪雨!”

文帝深以為然,雖然對陸沉不太感冒,但是聽完他說的這下、中二策,卻是不禁微微點頭,道:“你說的都不錯,事實證明,蠻人就是無法感化的冷血禽獸,無論對其施以何等慈悲,亦是無濟於事,只有興刀兵,才能一舉平定蠻族之患。”

陸沉微笑道:“陛下此言差矣,興刀兵,若能定蠻族,蠻人早就不復存在了,到頭來還是得以懷柔為主,只有懷柔,才是攘除蠻族縛骨錐心的不二法門。”

文帝一愣,隨即明白,陸沉繞來繞去,終於要說一直諱莫如深的計謀了。

“說清楚些。”他急切問道。

透過短短的對話,文帝清晰的感覺到,陸沉當真是今非昔比了,不禁對其生出一絲期待。

齊國和列國領土無一處接壤,唯有諸蠻族虎視眈眈,如若陸沉的計謀真能徹底平定蠻族,那麼齊國就可以更好的貫徹休養生息的國策。

那些原本蠻族棲息的荒原沙漠,若納入齊國版圖,則如天然壁壘,距離最近的東晉、西楚,有朝一日若想要進攻齊國,怕是寸步難行!

誠如陸沉所言,文帝雖宅心仁厚,卻是雄才大略,有吞併列國、唯我獨尊之志,休養生息只是齊國目前的暫定策略,待國力強大到一定地步,必會東出,逐鹿天下。

如果能徹底平定蠻族,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齊國未來若東出韶山,已然無須再擔心後院起火,就可全心全意的將兵力放在滅亡列國上面。

蠻族若滅,距離齊國稱霸天下,等於邁近了一大步,文帝怎能不有所期待?

瞧文帝如此性急,陸沉暗暗一笑,不過卻也見怪不怪,如此帝王,豈能無滅蠻族之心,成就亙古不曾有之功績?

恐怕文帝召自己來的真實目的,就是想向自己詢問滅蠻良策。

只不過因往日對定遠侯的芥蒂,才故作矜持,不肯直言相問。

不找後賬總是好的,陸沉暫時鬆了口氣,但卻不敢放鬆警惕。

如若自己所說的策略,不合這位皇帝的心思,難保其不會心生不悅,給自己隨便安個罪名,推出去砍了……

這並不是沒有可能的事。

如果是在衍王之案前,可能沒有人相信文帝會這麼做。

可衍王案後,怕是都得泛嘀咕。

這位皇帝,看上去宅心仁厚,實則也是殺人不眨眼的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