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 甚於防川(第2/2頁)
章節報錯
凌妝坐得高些,平視他道:“我的出身,想是不用贅述,你等都是清楚的,當日在沘陽王府,接觸過銅陵王府的兩位王姬,五王姬溫柔雅惠,有珠玉之容,動必由禮,實可堪為賢臣內助,故常為其終身憂。張瀾年少功名有成,就是不生在唐國公府,我今日亦會有此提議。”
律王見她言語間神色坦然,絲毫不隱晦自己的過去,心中竟生出些讚賞,莞爾一笑道:“既是好事,唐國公怎能不允?”
唐國公並無任何別的表示,低頭道:“臣遵旨。”
於是採藍的婚事就這麼定了下來。
凌妝唯恐夜長夢多,督促中書省正式頒了上諭,律王是輔政王,亦用了印。
旨意頒下,這事兒就成了板上釘釘,按眼下的局勢,若律王登基,於採藍也已是百利而無一害了。
這一日凌妝會通律王沘陽王等一同到大理寺提了些死刑犯來審問。
可惜都是些江洋大盜,未發現冤案。
凌妝心知刑獄裡的那點彎彎繞繞,目前的局勢,卻沒有太多心力去整頓了,不過是藉著這些由頭替容汐玦祈福拖延時間罷了。
於是勾了些卷宗裡的輕犯,來了個小赦,然後就帶幾位王姬公主一起慰問國子監。
這一遭倒是熱鬧非凡,不想採芷只為相看連韜,見了面之後,一直玉面緋紅,七分願意的意思。
凌妝卻終究顧慮不知大勢所趨,不想再連累採芷,沒有驟然定下此事。
到了九月十四,欽天監午後又來報了一次明日是戌年戌月戌日戌時同匯的日子,而這樣的日子十二年才能碰到一次,乃是月亮最圓的時候。
隨即太常寺和禮部亦有官員前來敦請皇后持齋。
因容汐玦的失蹤,凌妝聽到月圓兩字特別難受,今年連中秋亦沒有設宴,只是正值望日,官員休沐,又是殷宮持齋茹素禮佛的大日子,沒奈何她只能讓采苓姐妹等回沘陽王府,細細沐浴之後換了素服入了齋室。
乾寧宮有小佛堂,是皇帝私人禮佛的場所,容汐玦算是道家弟子,故而對宮裡佛家的祭祀典儀很不上心。
人在順心的時候還沒什麼,一旦出了些問題,各種流言蜚語就如荒原上蔓生的草,怎麼止都止不住。
很多人說鳳和帝對佛祖不敬,蒙受了災厄。
第一次聽到這種傳言,凌妝只有震怒,甚至想徹查流言的來源。
可是很快,軍知院就發現這流言已遍佈京城的大街小巷。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大殷的百姓中大部分也是篤信佛教,只能疏導不能擁堵。
加之禮部和太常寺盯得緊,凌妝只有裝個虔誠模樣,以彌補容汐玦在這方面做的不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