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 結緣七夕(第2/2頁)
章節報錯
其中一名內侍道:“夫人們覺得哪個最好,就寫下來,只取一幅,屆時得票最多的,就定為第一,以此類推。”
“這法子倒簡單。”凌妝示意從人。
魏進和王順發趕緊上去取了一卷,徐徐開啟。
凌妝和嵇儀嬪並肩觀看,盧氏頗精此道,也看得十分認真。
凌妝道:“夫人若覺得好的,就擱在一邊,我們再論。”
盧氏欠身。
那三個內侍面容恭謹,目不斜視,一直保持著彎腰等候的姿態。
不久盧氏選出兩幅,帶著笑道:“這一副拜月圖與鵲橋圖一時分不出高下,還請主子來定奪。”
凌妝細細看去,但見一幅卷軸上畫著數十隻喜鵲飛翔於瑞雲之間,鵲橋正待相接,頗應今夜的景緻,難得的是,匆匆一炷香時間內,此人所畫的數十隻喜鵲神態姿勢各不相同,神態逼真,顏色鮮明,實乃上層的佳作。
留白處提詩曰:“七夕抬頭望碧霄,喜鵲雙雙拱鵲橋。家家乞巧對秋月,無盡心絲君知曉。”
字是顏體,略顯臃腫,並非凌妝所愛。
再看那一幅拜月圖,畫的是貂蟬拜秋月,畫中女子眉目婉約含愁,衣袂似在蕭瑟秋風中飄動,身旁襯假山與雙勾叢竹。此圖用白描畫法,筆墨流動爽利,全畫雖純用水墨,卻能在粗細,濃淡變化中顯示豐富的色調。
留白處亦有詩云:“美人為計凝眉愁,思前想後無心休。”
一手漂亮的行書,賞心悅目。
凌妝對嵇儀嬪道:“畫人物依我看是最難的,更難得的是此人寥寥幾筆,美人的神韻卻已躍然紙上,讓我選,當取這幅,你看如何?”
她既已開口,誰還會反對,再說嵇儀嬪和盧氏也贊同她的眼光,於是凌妝提筆在一張淡粉色的謝公箋上落下了《拜月圖》三字。”
盧氏給三內侍封了賞錢,打發人送下樓。
摘星樓上的歌舞已變作《邀醉舞破調》,歌女們高髻纖裳,婀娜多姿,引得樓下陣陣喧譁。
一曲又罷,書畫還未評完,姚九再次敲鑼宣佈:“在此等候之際,咱們先宣佈下午比出的棋魁,眾所周知,棋中榜眼梁琛梁公子已由皇上指為沘陽王府的東床快婿,這棋魁,乃無錫望族五木之餘巷薛家的公子,十三歲稱霸江南,無逢敵手,京都公卿爭相去聘,現年已十七,落寓於律王府,哪家小姐待字閨中的,可不能錯過了!”
聽他說話風趣,樓下一陣鬨笑。
但這薛辰禹更幼時已名揚天下,金陵最著名的棋手這兩年紛紛敗在他的手上,挑戰者不知凡幾,無一人能在他手上討得便宜,姚九的話實在不算過頭。
卻見五樓上出現一個頭戴四方平定巾,著沉香色廣袖直身的少年,雙眉斜挑,眼間距略有些寬,鼻頭圓潤多肉,但不妨礙通身狂放的少年氣,神采飛揚間,已聽得一人高喊道:“禮部右侍郎葉選,為吾孫女定聘。”
眾皆譁然。
雖說七夕會就是相親會,但女方多是給彩頭委婉表示結好之意,被拒絕了也不難為情,這禮部侍郎葉選為官多年,以持正不附,自律較嚴聞名,更是棋中癮君子。
(正文裡呼籲一下月初的月票,喜歡看本文的親麻煩投給我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