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的及笄禮,禮部怎麼敢忘。”凌妝道。

松陽公主換了身白底胭脂色五福團花的褙子,令人眼前一亮。上來看過凌妝與樂清長公主,三人手拉起手來轉了一圈,各自交贊,情分份不覺近了一層。

凌妝笑道:“咱們也不要互相誇讚了,出去瞧瞧。”

她二人本就是為了婚事才精心打扮了來赴先農壇盛會,於是禮讓著出了俱服殿,走了數十丈,路過宰牲亭,登觀耕臺。

觀耕臺建於神山半腰凸起的石臺處,高約一丈,東、西、南三面設九級臺階,臺上四周有漢白玉石欄板,望柱頭為龍雲雕刻,地面方磚細墁,臺底須彌座由黃綠琉璃磚砌築,琉璃磚上雕刻花草圖案。

從此處望去,神山下是一望無垠的稻田。

今日田間由各色龍旗劃分做許多一畝三分地,龍城衛把守著外圍,犁田的農具清一色系上了紅綢,內侍們每人牽一條耕牛立於田頭恭候。

衛士把守的外圍裡三層外三層全是百姓,倒也無人喧譁,站在觀耕臺上,只聽得見呼呼風聲與四周女眷的低語聲。

很快,夏後也領著公主王妃們登臺。

眾人將她讓到臺中間,東海公主指著正下方一塊田地道:“母后瞧,父皇在那兒。”

遠遠望去,只見永紹帝一身褐色短打扮,粗布束,立於田壟上,旁邊跟隨一二人。

不遠處,三名禮官並立,手執詔文似正在大聲宣讀什麼。

隔著有些遠,聽不清詔書內容,想來無非是鼓勵農耕之類的恩旨。

能湧到這兒來觀看的百姓大多是附近皇莊的佃農、衛所士兵的家眷或者為了領米布星夜趕來的軍戶們。

東宮賜封的莊田並不在此地。帝后的莊田是由皇帝委派太監經營,收入的皇莊子粒或皇莊子粒銀﹐都由管莊太監直接掌管﹐交宮廷支配。如今沒有皇太后,據說屬於太后的宮田賜予了康慈皇貴太妃。

眺望著沃野千里,凌妝覺得心情舒適,開始於皇田中細細搜尋太子蹤跡。

按理說太子扶犁的一畝三分地就是緊鄰皇帝那一塊,邊上好像佈置了些桌椅,但凌妝仔細看了一會,卻未見到容汐玦身影,反倒看見靖國公6蒙恩率著西軍四大侯爺大馬金刀地立於田頭。

凌妝便指著其中一人向馮貴人道:“貴人請看,那便是松陽公主的未來夫婿了。”

雖然隔著有些遠,但阿史那必力身子挺拔,在五人當中身段最高,也是顯眼,大夥兒都作農家打扮,蕭瑾也顯不出特殊,倒是他分外耀眼些。

馮貴人這個年紀,正是遠處瞧得分明的時候,一眼望去,已贊成了十分,笑著向女兒道:“你一直不情不願,我還道是子羽左思之輩,如今一瞧,卻是外頭誤傳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