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踏破門檻的求親者絕了蹤跡,宮裡又不曾再明旨說明這頭婚事究竟該怎麼辦,這麼不上不下地吊著,外人雖然猜測最後她多半還是會入主東宮,但已面對過皇太子的夏寶笙卻沒有那麼樂觀。她向來好面子,連嫡親的五妹妹夏寶箏也沒吐露半點口風,當日推說突然身子不適,回房歇息去了,年幼的夏寶箏不知就裡,常常扼腕嘆息。

夏寶笙思前想後,對那個凌良娣可謂恨入骨髓,太子護得緊,一時又難奈她何,不過卻將淩氏祖宗十八代都打聽得清楚,此刻撞到與他們有隙的舊人,哪會輕易放過。

在丫環的攙扶下,她嫋嫋娜娜地輕移蓮步,粉面帶笑,心中卻想,若能從中挖出點有價值的東西,相信皇后姑母,必定肯為自己做主。

待承恩公府女眷進得莊清堂後的五間花廳,裡頭已是脂香浮動,花團錦簇。

世子妃謝氏親自帶了幾個郡主上前將承恩公夫人王氏等接住了,嬌聲笑道:“母親望眼欲穿,可把承恩夫人和縣主們盼來了。”

說笑著向花廳裡引,兩旁坐著的夫人小姐紛紛起身問好。

承恩公夫人王氏出自漢姓四大門閥,姿態禮儀自然也是極好的,一一點頭還禮,既和藹可親,又不**份風度。

到得忠王妃跟前,但見上頭已經坐了兩位出閣的長公主,還有鄭王妃、湘王妃、魯王妃、寧德王妃、臨汾王妃等。

王氏哪還敢託大,趕緊欠身見禮,肅身笑道:“倒是妾身失了禮數,家裡女兒多,一不留神就折騰過了時辰。”

忠王妃笑道:“並未開席呢,是我想念幾位弟妹,妹妹們,昨兒又打人請她們早些來說話,要不然,她們可不知什麼時辰才來了。”

大殷分封典制,父母在,不就藩,故而皇子都在京,但兄弟們,出了正月,沒有掛上實職的王爺們就得到封地去了,正好借忠王妃的壽誕道個別。除非有與皇帝一母同胞的兄弟,也即當朝有太后在,妃嬪所出的皇子是不在留京之列的。

一旁世子妃謝氏安排座次請承恩公府一干女眷就近坐下。

王氏才看到從前被先帝廢黜為庶人的兩個皇子之妻都赫然在座。

如今忠王是宗室風向標,既然她們又成為座上賓,即表明今上近日會恢復這兩個兄弟的王爵。

王氏便特特同她們寒暄了兩句。

以往夏寶笙很喜歡接觸這些皇室貴婦,因為她形容出色,又得帝寵,王妃公主們見了多是誇耀賞賜。今日她的心思卻全在門口那奇特的杭州織造小官一家身上。

不知誰問了一句:“皇后、淑妃和麗妃的禮物一早就到了,怎麼宮裡幾位公主到這時辰了還不見信兒?”

“是啊,就算人未到,內侍也該來傳話了。”靈璧長公主望了眼青花白地瓷沙漏瓶一眼。(未完待續。

ps:感謝打賞的親,繼續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