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赦歸(第2/2頁)
章節報錯
“德昌宮乃宜靜公主宮室,怎會將外男弄到那裡去?老奴頭先聽說了也摸不著頭腦,後來找坤和宮人一打聽,才知道公主與蘇錦鴻原有些傳聞,非要下嫁,鬧得不成話,皇后娘娘大怒,直接將蘇錦鴻辦了,叫他去公主跟前杵著,到這會只怕死活還是個未知數。人既成了閹宦,仳離的事兒也不必辦了罷?”
皇太子唇角略牽:“皇后這事辦得不錯。”
賀拔矽可以說是打他落地起就侍奉在邊上的人,對皇太子的性子極為了解,見太子似笑非笑,心頭暖洋洋地。
外頭人傳狼王無情,其實則相反,主子雖然對俗務冷淡,但念舊,對身邊老人很寬待,那幾年先帝爺身子欠安,滕虛真人批小主子命格克親長,被迫送往邊關,先帝指派了四個有位份的太監跟隨,離宮萬里,目標一致保主子長大成人,沒了勾心鬥角,大家拜把子成了兄弟。可惜另兩個沒福,相繼去了,只留下他跟孫初犁見證這孩子長大成人,還出落得這般光風霽月,創下了不世的功勳。
可寬待歸寬待,他幾乎就沒見主子笑過,6大將軍受了先帝的嚴命,對他教養十分盡心,似師似臣,卻沒擺在親長的位置,五六歲上,軍營裡的教頭就現皇太子天賦異稟,不論跑步還是出拳,有著越常人的度,那之後6大將軍更是看顧得緊。
賀拔矽常見小主子身上帶傷回來,疲累得飯也吃不下,卻從未聽他吭過聲。小主子不哭不笑,與他在宮裡頭見的皇子皇孫都不同,活得苦,做奴才的都看在眼裡,疼在心上。
後來6將軍去世,主子也嶄露頭角,帶兵打仗,起先得勝虧的是身先士卒,不惜命。名聲出去之後,有各路賢士前來投靠,那上官攸就算其中一個。
上官攸祖上一直為官,父親上官牧曾授左贊善,累遷翰林學士,為順祚十八年會試主考,因涉舞弊私其鄉族,險些丟了腦袋,後判流放伊犁,妻兒皆從。
流放裡頭的糟心事,那也不用說了,上官攸的新婚妻子不捨與丈夫分開,萬里陪同,結果被人凌虐致死,其母年紀不小,卻也沒有逃過厄運,他怨怒滔天,殺守卒,穿沙漠,奄奄一息時遇上當時的廣寧王。
也合該他們投緣,容汐玦沉默寡言,卻欣賞上官攸的引經據典,滔滔不絕,對他的提議也聽得進去,從此收編各族,整頓軍容,與逞匹夫之勇時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這兩人對女人卻同樣避之唯恐不及。
上官攸無家無室,不要封賞,他的大仇說起來早就報了,似乎沒了目標,現居住在東宮第一重殿廡裡頭,將屬官如太子洗馬、太子詹事、太子侍講等人調理得對了脾胃,日常於青雀偏殿處理本該皇太子經手的政務。
不熟悉皇太子的人見他立了不世的功勳,自然以為抱負遠大,身邊的卻都知道他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依賀拔矽看,原本主子少時,打仗立功勳為的是引起京裡祖父父親的注意,小孩子不都有那份心性麼?他也渴望親情,可後來,猛將雲集,就成了騎虎之勢,朝廷並沒有給邊軍派那麼多的員額和糧餉,逼得他以戰養戰,不住擴張。
可再打也有個頭,西征軍橫掃歐亞,總歸到了四海昇平,無戰可打的時候了,皇太子驟然清閒,朝政並非他熟悉,而且更不是他有興趣的事兒,感覺百無聊賴了些也是有的。
一般宮裡頭的主子,十三四歲上就叫宮女太監給挑唆壞了,再說有宮婦朝著司長、司儀、司寢、司門的職位擠破頭,許多帝子皇孫十四五歲就生兒育女,賀拔矽一次聽說書,說大凡不世而出的英雄總是短壽,比如冠軍侯霍去病……
老太監心裡就留下個疙瘩,主子沒有子嗣,真是叫他操碎了心。 從異國皇族的公主后妃中選過美人進獻,殿下黑臉懲治過進獻的人,從西域的漢官女侄中挑選,多是庸脂俗粉,連他這個閹奴都覺得委屈了主子,這事兒一擱,就耽擱到了主子弱冠。
如今瞧著送出去的犯婦,竟有做皇太子暖寢女的苗頭,他如何不操心?磕摸一番,笑道:“殿下,老奴多句嘴,蘇錦鴻雖是廢了,可漢人規矩多,那凌娘子今後多半嫁不得人,老奴瞧著阿虎稀罕她,不如留在宮中侍弄阿虎,為何放她返家呢?”
皇太子半晌不語,賀拔矽不敢催,就這麼靜默著,殿外來了個小黃門,賀拔矽輕手輕腳蹇到門邊,聽他稟道:“已交未時,敢問賀總管,在何處傳膳?”
“時辰過得真快!”賀拔矽嘆了一聲,打眼瞧主子臥著懶怠挪動的模樣,道:“就在這兒吧。”
數桌菜餚,皇太子只略用幾筷子,便傳廣寧衛和東宮宿衛練手。
狠狠摔打半日,又進些夜食,東宮的一天就這麼過去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