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端午(第1/3頁)
章節報錯
不久已是端午,張氏早張羅著在各處門上插上艾葉香蒲,又命針線房制了許多香囊,裡頭添上硃砂、雄黃、香料等物,一一分發,連下人俱都得了。
廚房又裹了各色粽子,添於膳食間,連呈顯日日能名正言順地喝那雄黃酒,不時哼上幾段小曲,過節的氣氛很是不錯。
正日子頭兩天,程靄就一直說道金陵的賽龍舟是何等的熱鬧有趣,凌雲被拘得久了,十分嚮往。
張氏等安定了幾個月,也有心去湊熱鬧,連氏便答應去看。
頭一夜,連氏打發車馬接了凌春娘一家過來,俱住在程靄所居的紫藤軒。
第二天天一亮,僕從們就在馬車裡備了水食,由程潤、程澤兄弟引路,往莫愁湖邊趕去。
這莫愁湖平日裡是皇家禁苑,外圍建有朝廷的黃冊庫,平日裡是絕對不許百姓踏足的。不過每年的元宵、端午、重陽三個節慶卻是例外,尤其端午節,因水面遼闊平穩,官府舉辦的龍舟賽年年挑了這塊寶地,宮中會下旨開禁,百姓們便紛擁而至。
皇家的別館宮苑百姓們自然是進不去的,也有許多官宦人家早置辦了涼棚看臺,今日並不避嫌,男女皆混雜在一處,到處彩旗招展,人山人海。
雖然來得早,但車馬到了龍蟠路外已寸步難行,前頭官府設了哨崗,不論乘車騎馬的,到此都只能步行。
附近設了幾處停車靠馬的寬敞地兒,連呈顯便打發趕車的阿龍等人去那兒候著。
曾嬤嬤、彩扇扶了連氏,品笛、飛箏擁了凌妝,程靄左右也夾了兩個丫鬟,氣色卻完全不比彩扇等人興奮,反而蔫頭耷腦的。
張氏冷眼斜著程靄,忍不住跟連呈顯唸叨:“姐夫這個外甥女兒,真是養歪了,什麼都圖,紫藤軒剛發的丫鬟月例銀子,都叫她給收了,說什麼有吃有住,根本不消得花銀子,這都叫什麼事兒!”
周圍嘈雜,倒也不怕程家人聽到,連呈顯卻不接腔,張氏無趣,走開兩步伴著兒子與凌雲去了。
越臨近湖邊,人流越是密集,太陽高掛中天,散發出灼灼熱力,許多帶著帷帽的女子也吃不消,不時拿手絹拭汗。
湖畔遍植荷花,此時尚未到花季,卻也是荷葉田田,一片碧綠,微風吹過,泛起層層漣漪,堤橋邊有許多高大的樟樹、柳樹,人們齊齊去搶樹下蔭涼,他們四處轉悠,卻找不出一塊可容身的寬敞地兒。
玄武湖五洲只開放了翠洲、梁洲附近的水域,遠遠望去,有幾十支龍舟隊鋪陳水面,參賽的兒郎皆是不同顏色的短褂打扮,扎著頭巾。
程澤兄弟前去張羅片刻,連呈顯也想設法拿銀子騰塊陰涼地兒,怎奈打發了一波,又一波擠過來,根本不可能暢快。
女眷時不時被人蹭到,正發愁間,但聽一個清亮的聲音招呼道:“連先生,連先生!”
隨著聲音響起,蘇錦鴻身邊的建平帶了兩個小廝撥開人流出現在凌家眾人面前。
不等連呈顯寒暄,他就熱情地道:“公子方才就瞧見了你們,今日沘陽王爺覓得了黃冊庫的一幢小樓,觀賽極佳,太妃撥了一間讓公子招待朋友,正是巧了,先生一家若無好的去處,不如就到樓上觀看。”
連呈顯等人一聽大喜過望,如此窘迫的境地還客氣什麼,不及看一眼連氏,他就滿口應承:“蘇公子真是雪中送炭,若沒遇上,我竟不知如何安頓這一家子女眷。”
於是一行人隨著建平,好容易走出一段堤橋,卻見前頭守著皇家禁軍龍城衛,平頭百姓們到此止步,建平出示了通行的腰牌,將人領了進去。
如此漫步堤上,頓時暢快了起來,但覺微風習習,遠山明媚,水色天光,令人心曠神怡。
薛氏便嘆:“唉,平頭百姓與王公勳貴畢竟不同,就是吸的氣也不是同一塊的。”
她平日說話雖不中聽,此時的感概倒叫大半人心有慼慼。
走了不遠,但見湖邊有座三層高的華麗樓宇,彩繪勾櫞,氣派非常。建平領著眾人轉過樓後,尚且有草坪修竹,又有王府家將模樣的青壯守衛。
蘇錦鴻就迎在樓下石徑上,給連氏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