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傳說中人(第2/2頁)
章節報錯
“你不妨說說是什麼事。”蘇錦鴻抬頭。
一旁侍立的建平極有眼色地喚他們帶來的丫鬟小廝到外頭去。
蘇錦鴻剜了他背影一眼,向著凌妝道:“這猴兒,機靈過頭了!”
凌妝微笑:“正是呢,憑我家弟弟,還能問得出什麼大逆不道的話來。”
凌妝沉靜時氣質清華,一笑起來,眉目又分外嫵媚豔麗,吸引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停駐,正應了淡極始知花更豔的意思。
有的女子乍一看十分美麗不可方物,看久了不過爾爾,有的則越看越美,凌妝便是後者。
饒是蘇錦鴻見多了美貌女子,仍覺得每看她一眼都有不同的美感,實是異事。他靜了靜心神,掉開目光,也笑:“連兄弟快說,別是吊我等胃口吧。”
連韜心中總覺蘇家哥哥對錶姐略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意思,叫他插不上口,見催方拾回心中所想,道:“去歲老皇爺昭告天下,冊封皇十子趙王殿下的嫡長子為皇太孫廣寧王,但自廢太子貶為庶人後,朝廷從未有誥再立太子,如此,他日該是趙王殿下承繼大統呢?還是皇太孫?”
連韜問的話怕是朝中官員和天下百姓的共同疑惑。
凌妝心知這個話題難以說清楚,只看蘇錦鴻如何打發他。
蘇錦鴻手上正託著茶盞,聞言微微一笑,低頭用蓋子劃拉了茶葉片刻,方道:“連兄弟問得好,我聽說朝堂上也是議論紛紛。皇上積威多年,這幾年來龍氣更是旺盛,廣寧王對朝中老臣甚或趙王殿下本人皆是個異數。”
他說得含蓄,連韜還在琢磨,程靄完全是鴨聽天雷,凌妝卻是領會了。
皇十子趙王既不佔長,又不佔嫡,也沒有太大的賢名與功績,唯有老實本分從不出錯被人稱道,按理說皇位若要傳給他必須順祚帝的明詔冊封,何況擬詔前,大臣們約莫會擺出各種反對立其為儲的理由,力挺自己看好的皇子。
未冊太子,先冊太孫,也只有像順祚帝這般掌了多年皇權,說一不二的龍性子,諸臣才不敢死諫,但老皇帝駕崩之後的事,趙王父子能否彈壓得住,則是另一回事了。
“為何說廣寧王是個異數呢?”連韜問,“小弟只知我朝自定鼎中原以來,北方常受胡人滋擾,邊防線在順祚初年,最南縮到燕冀一帶。前幾年廣寧王異軍突起,將胡人趕盡殺絕,如今商人往北地去,夏日裡直入萬里不毛之地,也找不到胡人蹤跡。聽說廣寧王率領的鐵騎如今已經打到西方盡是紅毛子綠眼睛的泰西之地,只是離我朝太遠,百姓無法移居管理,但許多自古以來未曾聽說的邦國皆向我朝俯首稱臣……如此說來,皇太孫廣寧王殿下豈不是比開國聖祖功勞還大些?如何彈壓不住諸王?”
凌妝聽得一頭冷汗,方才曉得自家這個相貌忠厚、讀書用功的表弟心中還有神一般的存在,從他的表情和激動的聲音裡都透露出對廣寧王無比狂熱的崇拜,她似乎聞到了股書生的酸腐氣。
自然,廣寧王這幾年在天下百姓口中本是個傳奇,酒樓裡說書的也有關於他各戰的段子,簡直水裡來火裡去,無所不能,凌妝是個物實的人,聽了一笑而已。
蘇錦鴻也看出了連韜的崇拜之情,不無安撫地道:“廣寧這個封號,聽著尋常,實則與他的戰功分不開。說是異數,大半是對其天才戰爭才能的肯定。不過……”他斟酌了一下措辭,“廣寧殿下根本不得趙王歡心,三四歲上就交由撫遠都督陸能奎帶到邊關,非華夏之地長大,受到的教化便少了,他還有個諢號在京都很響亮……”
“我知道我知道!”連韜興高采烈地搶過話頭:“他有個外號叫嗜血狼王,胡人相傳,他率領的軍隊,每奪下一地,都會下令盡數屠戮其族人,連婦孺也不放過,這諢號可不是咱們中原人給起的,是從塞外傳回來的,依小弟看定是汙衊!”
蘇錦鴻不以為忤,點頭道:“正是,許多源遠流長的部族在他手上都成了歷史。”
至此凌妝算是明白了,蘇錦鴻壓根兒就不待見廣寧王,不曉得他背地裡擁護的是誰。
“漢家自己的英雄,怎麼反而聽外族人對他的汙衊?以訛傳訛的愚民可恨!”連韜急得臉紅脖子粗。
蘇錦鴻的臉色略顯不自然。
凌妝見狀徐徐道:“韜弟,別再纏著蘇公子議論儲君之事!咱們平頭百姓,誰繼承大統都是遠在天邊的事兒。”
程靄撫掌,瞅著蘇錦鴻微黃的兩頰竟然飛起了紅暈:“還不如說說咱們的金陵四公子,蘇家哥哥就是其中之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