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山村

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在地裡搶收,俗話說麥子要搶,稻子要養。

幹不動的老人和孩子就會把田裡掉下,或者遺漏的麥穗都撿起來,大大小小的書院,私塾都放假了,所以整個暖山村都非常熱鬧。

中午基本都是留下一兩個人在家裡做飯,然後送到地頭吃。偶爾大家也會問問別人家吃啥?

自從軒轅玄遠繼位以來,整個王朝的賦稅都減免了很多,開荒的土地,三年不用交稅。作為良田只需要一畝田交三成。(解釋一下,現在的稻子因為袁隆平爺爺一畝田可以產1千多斤,古代600斤已經是高產,有的地方才350多斤,麥子也是如此,所以珍惜當下,不要天天尋死覓活的。

以前的稅收是收六成,現在收三成,所以一到收穫的季節,大家都滿臉的幸福,就是再累都是值得的。

錢家種地都不是好手,遠遠不如張貴福家,張貴福雖然怕蔡小紅,可種地是把高手,每年他家的田收穫的都比別人家多一些。

錢家人在地頭,一個個都抱著雜糧饅頭吃,偶爾低個頭喝口水,至於菜,基本沒有碰。

“大哥,你要學會適應,以後分家了,大嫂做的菜那還不吃了?”錢老四嘴上說錢老大,然後看一眼老爹,發現老爹臉色也不好看。

“嗯,大哥,浪費可恥,吃了吧!”錢老三覺得自己身體累也就算了,為啥胃還要跟著受罪。

“這麼難吃,萬一大哥吃壞肚子怎麼辦?”錢老二看著菜說道。

“老大呀,和你說過多少回了,你媳婦打打下手就可以了,別人做的菜最多不是鹹了就是淡了,而你家媳婦做的真叫人一言難盡啊!一會回家把牛車趕來拉麥子!”錢老爹說完後狠狠的瞪了一眼錢老大,下地繼續幹活去了。

兄弟幾個人迅速吃完手裡的饅頭。除了錢老大都一起下地幹活了,而錢老大則收拾籃子,把東西都收好回家了。

回到家的錢老大,一個人都沒看到,知道其他家裡人可能都在後面的空地上打場(把小麥鋪在空地上,然後用棍子敲打,或者用一個圓形的石頭在麥子上壓。走進廚房把籃子放好後,就去了後院把牛和車子套好準備去地裡。

分界線——————————————————

夏收還算順利,沒有出現六月份天——小孩的臉,說變就變。

順利忙完夏收,基本上有水田的人家就開始種水稻,沒有水田的人家就會種粟(一種小米,抗旱,但是產量不高,大豆和玉米之類的莊稼。

錢老爹家只有五畝地可以種水稻,所以種的比較快,等大家都種的差不多的時候,張貴福家才剛剛開始種。

可是看了張貴福種地後,大家都感覺很新奇,跟大家平時種法不一樣,看著張貴福奇怪的方法有人忍不住問:“張貴福,你家這是什麼情況,能說說不?”

“嗨,也沒啥,這樣插秧雖然麻煩,但是以後拔草、倒糞土啥的都方便不是,還有就是我那孫女說,這麼種,產量能提高一些!”說完又開始繼續插秧。

這兩個月張家的變化是最大的,事情也是最多的,據說前段時間,蔡小紅親自上門給兒子兒媳賠不是,張小鳳才原諒了蔡小紅。

“哈哈!你那孫女是經過點化的那個?”一開始,對於張小鳳這女娃,大家的態度就都不一樣,但是再看到這種新法子,心裡更是動搖不定了,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相信她這種新奇的方法。

不一會村長,周氏族長,張氏族長都來了。

村長看著張貴福問道:“貴福呀,這樣能行嗎?”

這個時候張小鳳開口了:“村長,現在我家在實驗,如果明年產量變好了,大家也可以效仿不是嗎?”

而張族長一臉的驕傲,好像張小鳳是他們家的似的。

“說得也是,行,那大家沒事的可以留下來看看,如果產量能提高也是大事,到時候我還會給你家上報的。”村長覺得糧食是大事,不能馬虎,每隔一段時間,村長都會來張貴福的田裡檢視稻子的生長狀況,這是後話。

張家的插秧種法在村裡引起熱議,主要有三種看法,一種是期待型,畢竟糧食是根本,如果能提高產量,就能多收貨糧食,家裡生活就更能有保障。

第二種就是嫉妒型,覺得張家現在是為了譁眾取寵,高產量不存在的。

第三種人就是無所謂,反正你高產了,我們也跟著種,你失敗了,我們還繼續老方法。

水稻風波剛過去,張小鳳就去了村長家,手裡還拿了兩提糕點和一小壇酒。

吳豔看著張小鳳拿著東西,於是去了廚房衝了一杯糖水給張小鳳。

“小鳳,你來找我啥事?”村長看著桌上的東西皺著眉頭。

“村長爺爺,我就是想問問村裡的山能買嗎?就是靠著咱村的這一片,”張小鳳去過一次山裡,山上的花都特大,而且比山腳下的花還要鮮豔,只是有次聽到虎嘯,之後被嚇的再也沒有進過山,現在想著買下來建個護欄,安全上也會有保障一些。

“那個小鳳,你沒有問過你爺爺他們?暖山不屬於村裡,暖山是暖神的地盤,山上的東西可以用,但山不能佔為己有。”村長耐心的給張小鳳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