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豹費勁的拖動著小角馬,跟在畢方身後,一點一點遠離危險的角馬群。

那浩瀚而震撼人心的奔蹄聲漸漸遠去。

上萬頭,乃至可能突破六位數的角馬群,渡河時間可不是簡單的幾分鐘,十幾分鍾,半個小時都是基操。

世界上沒有多少地方能像這裡一樣擁有如此高度集中的動物數量。

百萬食草動物心無旁騖地遷徙捲起塵土,獵豹和獅子在草叢中等待獵物,禿鷹在空中盤旋尋找腐肉,兇勐的鱷魚與暴躁的河馬在河中蠢蠢欲動……

各色各樣的動物們為了種群生存而產生的奔襲、獵殺,弱肉強食的野性行為,每分每秒都在非洲草原上發生著。

沒有什麼樣的文字與圖片描述,比親眼見到更震撼人心。

也正是親眼見到了,畢方才更清楚其中的危險性與可怖,面對逐漸聚攏過來的獵食者們,他選擇帶著哈雷繞遠路避開它們,一直退到了三百米開外的一處茂密灌木中。

勐獸發動突襲,往往都在一百米以內,很少有會在此距離外就發起衝鋒,那樣失手率太高,幾乎註定了一無所獲,除了浪費能量沒有任何作用。

能量在自然生存中可是萬分寶貴的東西,一絲一毫都不能浪費,全都要用在刀刃上。

大部分發現獵物的兇獸,都是選擇緩慢靠近,至少也要五十米內才會發動衝刺,要是提前被發現,基本就不會有什麼大動作了。

畢方帶著哈雷一下子退到了三百米外,基本可以說是位於了安全區域,尤其周圍還有半人高的灌木遮掩。

一人一豹一角馬,徹底消失在了眾野獸的視線之中。

不少將目標投放到獵豹身上的鬣狗,獅子都收回注意力,繼續盯著眼前觸手可及的大餐。

身上如芒刺背的危機感漸漸消散,畢方掏出匕首,準備下刀。

喜聞樂見的場面。

正當螢幕前所有觀眾都認為刀尖會對準脖頸,對小角馬進行放血時,畢方卻並沒有這樣做。

看過鄉下殺豬的都知道,殺豬時,要將豬捆著四條腿的豬抬上條桉,然後將一條腿跪在豬身上,一隻手搬住豬下巴,用力向後搬直,突顯出豬的咽喉部位,另一隻手握尖刀順向直捅進去。

具體位置大約是第一肋骨咽喉正中偏右,一厘米左右處向心髒方向刺入,再側刀下託切斷頸部動脈和靜脈,不得刺破心臟。

殺豬是捅破大血管,心臟不停收縮,才能把血擠出。

心臟破了血放不乾淨,還會讓血在體內蔓延開來,增加羶味。

這樣做之後,將刀翻轉一下再拔出來,血就會隨刀噴流而出。

畢方以往的做法也都是如此。

鹿,牛,熊,羊都是四條腿走路,體內器官分部都跟豬差不多,做法大同小異。

可這一次畢方沒有給動物放血,反而是直接順著角馬胸腔刺入,從胸腔處一口氣滑到底,又在兩側橫切一刀,看上去像是開了一個橫向的,“工字型”的切口。

手指順著切口探入,畢方抓住兩邊的皮肉向兩側用力拉開。

血紅的胸腔與腹部被開啟,天氣不是很冷,卻也隱約能看到有熱氣騰昇起來。

即便隔著螢幕,處於完全不同的時空間中,眾人也彷彿能聞到濃郁的血腥氣和臭氣在空氣中蔓延出來。

【這手法,怎麼突然變了】

【湖了馬賽克也還是好嚇人】

【方老師別這樣,我還在吃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