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五十米寬的河流,河中佈滿鱷魚,木筏要是不結實,純粹是拿自己的小命開玩笑。

確保全都安全後,畢方拿起撐扦,招呼坐在地上的哈雷,準備渡河。

看那河流中的裸露出來的幾座河心島就知道,這裡的河流深度並不算太深,流速也不快,相比於船槳,撐扦實際上是更好的選擇。

“撐扦雖然只能在淺水使用,但它是特殊條件下適應性最強的操船方式,不管是狹窄水面還是水草都能輕易克服。”

“因此國內木船通常用篙搭配其它推進方式使用,一般江南船運繁忙地區很少用漿,因為用漿限制太大,必須在開闊水面使用,狹窄水面不好施展,在開闊水面比如湖泊附近的漁民,用漿的比較多,同時水草不能太多,一旦被纏上也不好使用。”

當然,船槳畢方也是準備了的。

附近沒有竹子,更沒有筆直纖細的植物長杆,為此畢方只能透過將樹枝連線的方式製作一根臨時撐扦,用特殊的繩結捆綁加固。

相比於竹撐扦,這樣的方式做出來的又沉,結構又不牢固,質量是絕對不合格的,基本就是一次性的。

為此必須小心謹慎一些,萬一斷了就很麻煩,所以畢方提前額外準備了一根划船槳。

接受到召喚,哈雷低著頭,小心翼翼望著有些許渾濁的湖面,探出爪子試了試,緊接著又迅速收回,一副猶疑不決的模樣。

畢方時刻關注著水下環境,確保此時不會出現什麼突襲,他也並沒有催促哈雷,只是讓它獨自判斷環境。

面對陌生環境而害怕,猶疑,這樣的表現十分正常,在自然界更是一個相當好的習慣,畢方不會去阻攔哈雷產生這樣的行為,以免對以後的自然生活產生影響。

若是因為著急而催促,一次兩次或許無所謂,可時間一次,實際上是很容易讓哈雷喪失這樣的良好習慣。

【有點像養小孩(狗頭)】

【感覺哈雷真的很聰明】

【什麼時候才能人手一隻這玩意啊】

【還是太危險了】

在岸邊來回踱步了幾次,大約過了三分鐘後,哈雷才下定決心,小心的跳上木筏。

在些許重力與慣性的影響下,木筏微微起伏晃盪了一番,嚇得哈雷立即趴下身子降低了自己的重心,四肢爪子牢牢的嵌在木頭中,直至木筏再次穩定後才小心翼翼地站了起來,開始小心移動起來。

見狀畢方繼續等待了一陣,每一次看到哈雷靠近木筏邊緣時,就將它輕輕拍回去,等到哈雷不會輕易靠近邊緣時,將撐扦插入河流之中,觸底時借力將整艘木筏推出。

“在淺水區,我們可以用兩根長長的撐扦控制木筏,沒有經驗的話,那就最好是兩個人一起,一個人在前角撐,另一個人成對角線在後搏,這樣即便沒有絲毫撐扦經驗,也可以讓整艘船快速移動起來,並且保證一定的平穩性。”

“如果是一個人的話,用撐扦難度還是比較大的,這也算是一個技術活,需要把全身的感受力都調動起來,要是沒有足夠的技巧,很容易就會感到疲憊,並且稍不注意就可能讓船在原地一直打轉。”

畢方說話的同時手上動作也不停,撐著長杆,漸漸朝著河對岸撐去。

相比於剛剛下水的動靜,此時無疑更加吸引鱷魚們的注意,才出去六七米,觀眾們便注意到不遠處平白多了許多“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