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一章 塔納河(第1/2頁)
章節報錯
畢方帶著哈雷沿著河道前進,試圖尋找淺灘,或者是陸地渡過,可一連走了半個多鐘頭,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地方渡河。
走了許久的哈雷感到些許疲憊,躺倒在了地上,不肯再動一步。
畢方見狀沒有絲毫辦法。
面對眼前這條佈滿鱷魚的大河,只能另想辦法渡過。
“卡察。”
一截手臂粗的樹幹被生生掰斷,在長度合適的情況下,畢方將其用樹繩與其他樹木並行捆綁,組成一排。
換源app】
從木頭擺放的造型來看,明顯是一艘簡易木筏。
“我們找不到合適的地方直接渡河,想要繼續北上,那就只能建造木筏渡河了。”
要是換做是其他河流,畢方就選擇帶著哈雷游過去了。
可這裡是非洲,河流中遍佈兇勐的尼羅鱷。
“在許多野生動物紀錄片中,我們經常看到潛伏在河流之中的尼羅鱷捕食,但其實它們一年能夠吃到動物的機會屈指可數。”
“對於絕對多數的尼羅鱷來說,它們一年只有兩頓大餐,這兩次都與東非動物大遷徙有關。”
“動物們去的時候吃一次,回來的時候再吃一次,這就是大多數尼羅鱷僅有的兩頓飯。”
【不是吧,就吃兩頓?】
【這麼離譜,一年兩頓,不會餓死嗎?】
【嚇得我趕緊扒拉了兩口飯】
“不會餓死,尼羅鱷有著極強的耐餓力,它們可以在捕食一頭斑馬,飽餐一頓後,連續半年以上不進食。”
“非洲的旱季少雨,為了躲避這種不利的生存條件,尼羅鱷經常會用嘴和腳在河岸上挖掘洞穴,躲藏於地底之下進行類冬眠狀態的休眠,一直到下一個雨季來臨為止。”
“有時候它們能挖到地下12米,是目前已知動物徒手所能挖掘到的最深處。”
“所以我是絕對不敢下河游過去的,在動物大遷徙還沒大規模到來前,每一條都是飢腸轆轆,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大型活物。”
【尼羅鱷:兄弟們,來活了】
【噗通,嘩啦啦,鱷魚:什麼b動靜?】
“要知道,尼羅鱷每年襲人次數為275至745次,其中超過63%是致命的,製造非致死襲人事件的尼羅鱷平均大小約為3米,致死襲人事件的尼羅鱷平均大小為3.5米,它們被認為是非洲襲人致死最多的大型野生動物。”
“相比之下,從1990年到2006年,獅子在非洲對人類造成的致命襲擊估計是尼羅鱷的八分之一。”
【死亡旋轉!】
【被鱷魚咬住,那不是直接分屍啊】
【這也太嚇人了】
【可怕】
畢方咬著繩頭,將繩子繃得筆直,手指穿插間,將木頭綁緊。
草原上有不少枯死的大樹,都是用來建造木筏的好材料。
“製作木筏可以用竹子、連根撥起的小樹,這樣的材料結實堅固,不會腐爛,或者用枯死的樹幹的頂技也行,浮力大,同等浮力需要的材料更少。”
“身邊如果有油桶,或者能夠瀑浮的物體就更好了,都可以用來支攆木筏瀑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