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一個礦洞?”

黑黝黝的洞口前,畢方不敢冒然靠近。

面對陌生的洞窟,哈雷表現的更是比畢方更加謹慎,低垂著腦袋,肩胛處的肌肉高高隆起,眼睛直勾勾看著前方,默默觀察。

這樣的姿態一如點火後的汽車,雖然還沒踩油門,可已經是觀察清楚路況,處於發動機運轉,隨時可以移動的狀態了。

觀眾也顯得十分驚喜。

【真的假的,這裡居然還有礦洞嗎】

【廢話,你忘了方神之前說的,肯亞礦產豐富了?】

【那這是什麼礦,不會是金礦吧?】

【金礦,臥槽,那不是要發財了?】

【發財還輪得到你,你這不是做夢嗎,裡面要真還有金子,還會荒廢在這裡?】

【好像也是哦】

“洞窟的邊緣有很多稜角和劃痕,還散落著許多碎石,這是明顯的人工開鑿的痕跡。”

“如果是天然洞窟,它的邊緣在風吹日曬下,是相當光滑的,當然,也有可能出現那種山體滑坡或者崩裂,偶然形成的縫隙,但結合這裡的地形看,顯然不是類似的情況。”

洞窟是人工開鑿還是天然的,基本都是能一眼看出來的東西。

既然是人工開鑿,那肯定不會是無緣無故這麼做的,裡面必然隱藏著足夠的利益,來驅動人們進行龐大的工程行動。

畢方稍稍解釋一下,隨後扔下揹包,減輕負重,小跑著後退,獵豹也趕緊跟上。

接連跑出了四五十米,畢方抬頭仰望,將周圍環境盡收眼底。

一座亂石坡。

不,應該說數十座亂石坡。

附近十幾公里,都不再是平整寬闊的大草原,轉而變成了眼前這樣由亂石構成的“丘陵”。

石塊在陽光的暴曬下,呈現明顯的黃亮色,稜角分明。

離遠一些,看上去如同由畫素塊組成。

在這樣綿延的畫素土坡上,還間或夾雜著綠色草塊,就像禿腦門大叔頭上僅剩不多的黑灰髮。

“再看周圍的岩石。”

畢方低頭望了望,找到一塊鬆動的黃石,直接將其挖了出來,往土坡下一扔。

石塊翻滾著掉落,在中途就撞上其餘石塊,碎成了幾塊,並不是很堅硬。

畢方拍了拍手上的灰:“是金伯利岩,應該是個金伯利礦,那裡面可能是挖的鑽石。”

【金伯利岩又是什麼】

【我猜是和鑽石有關】

【你可真是個大聰明】

【又到了喜聞樂見的炫技時刻】

畢方哈哈一笑:“金剛石最典型的原生礦床有兩種,一種是鉀鎂煌斑岩型,另一種就是金伯利岩型,也是非洲最常見的型別。”

“這種岩石很不穩定,暴露在空氣中時會迅速分化,變成一種黃色易碎物質,被稱為黃地,就像我們剛剛看到的,很輕鬆的就碎成了小塊。”

“和黃地相對應的是藍地,在分化帶以下,金伯利岩是暗藍灰色岩石,比較堅硬,被稱為是藍地,或者叫新鮮金伯利岩。”

換源app】

觀眾們聽完分析,確認擺在畢方面前的是一座礦洞,並且有可能是鑽石礦時,大家全都激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