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傢伙,沒想到居然還能看到】

【話說昨天不就八隻嗎,今天怎麼一下子變得這麼多,這裡至少有幾十頭了吧?】

“鬣狗在群體生活的前提下,有相當大的自由,經常獨來獨往,單獨狩獵,自己吃食。”

“群體的成員往往不是長時間在一起。”

畢方盯著遠處的狩獵場景,見到彈幕有人發問解釋道。

“一旦斑鬣狗們重逢,又能理所當然地以集體一員的身份行事,以此體現它們的社會合群性。”

“有時候重逢的多,群體就大一點,幾十頭都有可能,重逢的少,群體就小一些,三三兩兩的。”

【原來如此】

【所以說,這裡本來就有一個超級大的鬣狗群嗎?】

“沒錯,每群斑鬣狗都有自己的勢力範圍,一般為20平方千米左右。”

“它們嚴守自己的勢力範圍,不容別的斑鬣狗群侵犯。如有越界現象發生,雙方就會相互對峙,甚至發生衝突,但這種武鬥並不多。”

“當一群鬣狗追逐獵物到另外一群斑鬣狗的地盤上以後,如果對方的數目較多,這群鬣狗會把所獵得的獵物讓給對方。一旦鬣狗離開自己地盤1000米以外,它們就會失去安全感。”

“我們昨晚到現在沒有變換營地位置,所以那八隻鬣狗群很明顯就屬於眼前的這個斑鬣狗大群,現在趁著斑馬群過境合圍在一起,很正常。”

本身就是其中一份子,再次見到也就不足為奇了。

鬣狗群將兩匹斑馬圍攏,在簡單的前後突擊後,似乎到了某個臨界點,整個鬣狗群一擁而上,同時撕咬起獵物的肚子、頸部、四肢及全身各處。

等到整個斑馬群都奔騰著呼嘯而過,整片空曠的草原上只留下了數個斑點,零散的分佈在曠野之上。

構成斑點的中心是倒地的斑馬或者鴕鳥,向外延伸則是鬣狗,花豹亦或是獅子。

斑馬過境,自然是肉食者的狂歡。

不僅僅是獅子和斑鬣狗,花豹也要過來分一杯羹,出手抓住了混在斑馬群中的一隻鴕鳥。

斑馬群體成員之間比較友好,也常與鴕鳥、長頸鹿、羚羊等食草動物等混雜行動,一起生活,分享同樣的食物,並且互相利用,互通訊息,以避強敵。

對花豹而言,斑馬體型太大,獨自狩獵容易失手,就將目標對準了混雜在斑馬群中一些沒那麼壯碩的生物。

除了這三者之外,也有什麼都沒獲得的非洲野狗,在幾個斑點外徘徊。

沒有抓到獵物的它們並不甘心離去,準備等大哥二哥們食用完後吃些殘羹冷炙。

這些耳朵碩大圓融,身上佈滿黑色斑點的特殊野犬體重往往都有二十多,三十公斤,體型並能算小,屬於普通人看到了也會犯怵的大小,再加上數量優勢,同樣是草原上不可忽視的一股勢力。

只可惜在獅子,斑鬣狗,花豹前面,它們只能收斂爪牙,靜靜地等待有一方率先吃完留下冷飯。

“大草原上氣溫不算太冷,食物不好儲存,獵食者的進食週期又長,一頓通常吃不完,往往都是食物鏈上的幾個肉食者共同完成消滅的。”

畢方本打算馬上離去的,可草原一哥二哥都有了收穫,最具威脅性的沒了威脅,他也就不著急離開了。

“食肉動物吃飽狀態下是很少會主動進攻敵人的,所以我們現在可以說是安全狀態,哪怕離得再近一些也沒事,只要不是主動挑釁,爭奪食物,獅子,鬣狗都不會來管你。”

在觀眾的擔憂下,畢方稍稍靠近了一些,近的似乎都能聽到鬣狗咬斷骨頭的聲響。

斑馬發出的慘叫聲,與斑鬣狗興奮的嚎叫混雜在一起,令人毛骨悚然。

【媽的,我雞皮疙瘩都聽出來了】

【這玩意也太嚇人了】

【好多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