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法:他好溫油,我哭死】

【裸絞加套馬抱摔,一套連環招是吧?】

畢方樂了:“情況不一樣,哈雷本身就是由人飼養長大的,有親人的基礎,我們如果用溫和的方法,可以快速拉進距離。”

“可要像對付阿爾法一樣的話,反而會加長我們的熟悉時間。”

食盆前,畢方與哈雷錯開時間,只是盯著哈雷的腳掌,目光略有飄忽。

他甚至微微偏了偏身軀,並沒有正面朝向獵豹。

原本猶豫不決的哈雷見狀,內心膽氣也有了一些。“跟動物關係不熟的情況下,不要一直盯著它,這會被它們視作一種威脅,記得我以前說過的嗎?如果在野外遇到猛獸,你不要慌張,第一時間盯住它的眼睛,就是這個道理。”

“盯著眼睛是一種自我保護行為,意思是‘我知道你看見我了,你想捕食的話最好換個獵物’。”

“掠食性動物裡,除了獵豹較多靠硬追,大部分都是靠突襲的。”

“正面上雖然不見得追不上,但是捕獵成功率會降低很多,對於掠食性動物而言,幾次捕獵失敗可能就連捕獵的力氣都沒了,運氣好捏鼻子食腐,吃點漿果,運氣不好搶殘羹的時候還會受傷,搞不好就真完蛋了。”

“所以大部分掠食性動物而言,如果獵物發現自己,就要重新評估繼續追捕是不是划算了。”

“所以動物在面對潛在的攻擊者時,如果不是很有把握可以取勝或者逃脫,往往會以對視的方式等待對方退走。”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戶外的書都會告訴你,遇到單獨猛獸要看著它的眼睛,保持警惕,不要亂動。”

“如果野獸不是有十足的把握或是餓壞了,有較大機率會退去——畢竟吃過人的野獸不多,攻擊你有多大機率會受傷,它心裡也沒底。”

“有些野外用的帽子,會用反光塗料在後腦勺畫一對眼睛形狀的圖案,也可以降低被猛獸攻擊的機率。”

“可我們現在是要親近對方,自然要反其道而行之。”

在下蹲,避開視線,側身,外加氣味熟悉,記憶深刻多重作用鋪墊下,本就被人類飼養長大的哈雷在自身飢餓的驅使,以及食物的引誘之下,終於開始了嘗試靠近。

看到哈雷踱著步子緩慢靠近時,畢方也忍不住鬆了一口氣,同時停止了說話,避免聲音產生意外效果。

動物和人類不同。

人類擁有理性的思維,因此,個人的後天成長經歷往往會對性格造成極大的影響。

動物則相反,後天影響只佔了一小部分,很多行為都是天性使然,後天並不容易改變。

就像昨天那位動物管理員說的那樣,花豹天生神經質,具有攻擊性,並不是從小養到大就能改變的。

其天性和後天經歷比,基本是天性作為主導。

正是這樣的特點,讓人類預測動物的行為變得輕而易舉,對大部分動物,都可以做一個基調定性。

例如眼鏡蛇就是具有攻擊性,哪怕對方比自己體型大得多。

大耳狐天性膽小,哪怕對面只是一隻小老鼠。

貓科動物則是喜歡狩獵,很難忍住不攻擊背對自己的生物。

在這樣的基調下,對症下藥就可以起到奇效。

但這招並不是百分百正確,後天影響再小,也確確實實會造成影響,有時有些動物會成為例外。

經驗豐富的獵人從不會把一切都交給動物的天性。

好在哈雷並不是那個例外,它按照畢方設想的每一步走了過來,這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在觀眾緊張的注視下,哈雷緩慢的,反覆的,猶豫的,來到了畢方身前不足一米處。

這個位置,食盆以及畢方的咽喉,只要獵豹想,都可以伸出爪子勾到。